第二十六章 大有可为的时代(2 / 4)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580 字 2023-05-24

p>

何夕说道:“赏钱有多少?是每一个人都有吗?”

葛工头说道:“自然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虽然不多,但足以糊口了。”

何夕回想一路看见的工匠,他虽然衣衫破旧,但是这个时代的整体状况,不单单是工匠有的。甚至宫中的太监宫女的衣服,不显眼的地方也会有补丁,只是一眼看不出来。

这已经是体面了。

这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决定的。

而工匠的体格,脸色都能看得出来,他们虽然不是太好,但也决计不是过不下去的样子。

何夕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武年间与之后的大明有太多不同的地方了。

不仅仅而今武贵文**,也是因为洪武体制是灵活的,虽然可以调整的,并非后世的僵化的死硬的。就好像这工匠有赏银这一件事情,看似很简单。但是与明中后的工匠体系完全不同。

而且何夕这才想来,也很奇怪。翰林院修书完了,皇帝有赏银,大工完工,皇帝有赏银,为什么工匠做工,没有赏钱?很明显是曾经有过的。

南京城是在朱元璋入主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在宋朝与元朝,都有意压制金陵。在元朝的时候称作集庆,到朱元璋手中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丁。而今百万人的大都市,很多人都是朱元璋从各地迁来的富户,有军队家眷,还有大批工匠。

修城墙要工匠,修宫城要工匠,制造武器要工匠。等等都要工匠。

这个时代工匠承担大量的工作量,甚至这些工匠主要任务就是为官府做事,根本没有私下里干私活的机会与时间。如果朝廷不给钱,这些工匠非造反不可。

作为造反起家的朱元璋,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

自然要调整一下。只是工匠拿得不是月饷或者年薪,而是类似于项目工资。很显然在朱元璋眼中,工匠一年给朝廷服役几个月,其他时间自己作工。这样的制度是完美的。而今多给赏钱,乃是朝廷工程太多的,权宜之计而已。

这一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但给何夕的冲击是非常大。

让他真正地感受到了。大明这个新生国家的朝气。也感受到了一个新兴国家,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他心中一个念头顿时涌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