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庙曰仁宗(1 / 3)

知否从蒙童开始正文卷第318章庙曰仁宗赵真病逝的消息传出,举国震动,汴京城中满城戴孝,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起了哀悼的白幡。

先帝之仁,天下皆知,百姓们自发罢市巷哭,数日不绝。

虽乞丐与小儿,亦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烟雾飘飞弥散,以至于汴京城上空天日无光。

大周朝开国百五十年,已经不是第一次有皇帝驾崩了,但前面数次加起来,也远远比不上这次赵真驾崩时山河皆痛、万民齐哀的场面。

赵真的讣告送到哪里,哪里便哭声震天,纸烟蔽空,就连北方的契丹皇帝闻询后,也不禁为之落涕,号哭不止。

契丹皇帝还命人将赵真昔日赠予他的衣物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并亲自作诗哀悼。

古时服丧以三年为期,而汉文帝时创“以日易月”之制,将服丧月数改为日数,即以服丧三十六日取代服丧三年。

大周天家丧制亦为“以日易月”之制,皇帝崩后二十四日即为大祥。

大祥后再过三日即为禫除日,这日后官员和百姓便可以除去丧服,恢复正常生活,朝廷衙门也能有序运转,唯有新君还需继续服丧于内廷。

禫除日后,礼部便着手筹备起了新君登基大典。

尽管在宣读完遗诏之后,大臣们就已经开始以“官家”称呼新君,但还是需要举办一场正式而隆重的登基大典,以安天下士民之心。

大周天佑十年,五月十二。

是日寅时,赵宗全派出三位宰辅重臣,分别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赵宗全自己则来到身穿孝服,亲自来到先帝梓宫衹告,行五拜三叩之礼,完成受命,而后便可脱下孝服,换上最为隆重的天子衮冕。

待到吉时,皇城内钟鼓齐鸣,宣德门正门及左右掖门俱皆洞开。

文武百官各具朝服,自宣德门鱼贯而入,在紫辰殿前的广场上列队站好。

一身衮冕之服的赵宗全自中门而出,驾临紫辰殿升座。

待赵宗全在御座上坐定,皇城司鸣鞭九响,数千名官员齐刷刷地跪下,行五拜三叩之礼。

礼毕之后,龙图阁大学士韩章奉上早已拟定的登基诏书,赵宗全象征性地看看,便盖上承天受命之宝,将诏书交给礼部左侍郎申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