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未雨绸缪(1 / 4)

近百名翰林们齐声恭贺过后,便按照官位高低依次拜见卫辰。

其中倒是有好些卫辰的老熟人。

庶吉士里有盛长枫,翰林编修里有盛长柏、王尧臣、廖时雨三人,翰林修撰里,则有李祚昌、蔡瑄、陈韶三人。

至于齐衡,则被他父亲齐国公安排去了都察院观政,日后走御史路线。

御史位卑权重,对目前的齐国公府来说,多一个御史显然比多一个翰林有用,这是齐衡自己的选择,卫辰并未插手干涉。

此刻在翰林院中见到自己的几位老熟人时,卫辰心中也是颇有些感慨。

盛长柏和王尧臣与自己同科中式,都是陈韶和廖时雨前一届的科举老前辈,当初卫辰教导学生时,还曾拿他俩的文章来作为范文讲解。

盛长柏和王尧臣在翰林院兢兢业业三年,方才从庶吉士爬到了如今翰林编修的位置。

而身为今科探花的廖时雨,却是一入翰林院,就与盛长柏和王尧臣平起平坐。

陈韶这个今科状元则更加厉害,眼下的官位比盛长柏和王尧臣还高了一级,与前一科的榜眼探花,也就是李祚昌和蔡瑄二人,并列翰林修撰之位。

由此也可以看出,科举名次对日后仕途的影响之大,考得好的人不仅起点更高,升迁速度也会更快。

有时候,科举名次仅仅相差一名,就是天壤之别。

例如卫辰与李祚昌,一个是天佑六年的状元,一个则是榜眼,而今卫辰已然高升侍讲学士,李祚昌却还只是翰林修撰。

事实上,翰林院现有的五位学士之中,唯有卫辰一人是天佑六年的进士。

剩下的四人里头,即便是最晚中进士的丁嗣全,也比卫辰足足早了十二年。

这其中固然有着特殊际遇的因素,也有赖于卫辰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可头顶六元及第的耀眼光环,同样是卫辰能够坐稳如今这个位置的关键所在。

当然,考的差的也并不是没有后来居上的机会,只是必须为此付出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加倍努力才行。

互相见礼时,看到盛长柏万年不变古井无波的面容,卫辰忽然心有所感。

或许柏兰心里也在暗暗憋着一股劲,不愿落在陈韶和廖时雨这些小辈后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