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行硪唱号(1 / 3)

知否从蒙童开始正文卷第226章行硪唱号二月下旬,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准备后,禹州大兴河工。

二月二十二正式动工这一天,密密麻麻的人群从河边一直排到了大坝下,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虔诚。

兴河工之前,先要祭河。

黄河祭祀始于夏商,盛于隋唐,到了大周,河患频发,官方和民间对于河神的敬畏和崇拜愈发深厚。

沿河两岸随处可见供奉河神的庙宇,朝廷还对河神封官封爵,命地方官年年祭祀。

禹州自然也不会例外。

此时此刻,密县城外三十里的河岸边,一名老河工正赤着上身、头戴柳条圈,手捧信香,带着数千名民役,面朝大河以最隆重的大牢之礼祭祀河伯。

卫辰不信鬼神,但心中始终对自然存有一份敬畏,因此他并没有嘲笑这些河工的愚昧与无知,而是站在不远处,静静地望着眼前这一幕的发生。

祭河仪式完成后,卫辰来到河边,与河工共行奠基之仪,并召集众人训话。

这一系列走过场的仪式,卫辰在科考过程中经历了太多,当时他常常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繁文缛节。

可今天回过头去看,却有些与以前截然不同的观点。

唯有慎始,方能敬终。

行大事前,必须通过一系列形式塑造出庄重的仪式感,如此才能让人从内心深处认真对待此事。

当知州卫辰亲手将一锹土铲入小车内,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众河工按照事先的安排拿起工具走上堤坝,抡起膀子埋头苦干。

至此,天佑七年的“禹州河防改造工程”终于在一声声嘹亮的号子声中正式动工。

卫辰带着赵策英和顾廷烨等人以及一众密县官员,来到了河滩上巡视。

从广阔的河滩上放眼望去,但见数千名光着上身的汉子正热火朝天地在堤边干活,阳光将他们古铜色的肌肤照得发亮,透露出一股阳刚之美,场面蔚为壮观。

而就在卫辰几人不远处,八名汉子正围在一起“行硪”。

所谓的硪,通常是一块圆形的大石头或者铁质的饼状物,重量在几十斤到百余斤不等,周围系着若干根绳子。

而行硪,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