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两年(1 / 3)

秋去冬来,春离夏至。

转眼间便来到了天佑五年。

这一年,卫辰十四岁。

两年来,卫辰读读书,写写文章,顺便**一下盛家的两个小萝莉,日子过得怡然自得。

每年年初,他便与盛长柏一道回江宁府一趟,参加岁试,顺便在宥阳老家住上两三个月,陪一陪卫如意一家三口。

张旭这小家伙如今也长成少年郎了,十岁那年,卫辰特地请了陈俊为他开蒙。

不过张旭对读书却是没什么兴趣,他小时候每日大清早都是被卫辰的读书声给吵醒的,最是明白科举之路有多么辛苦。

张旭自问没有卫辰那样的天资和毅力,对参加科举实在没什么信心,相比之下,反倒是商贾之事更合他的心意。

卫辰与卫如意夫妇商量过后,就安排张旭去邬泉酒坊做工,让他跟在张明身边当学徒。

如今的琥珀酒借着贡酒的名号畅销大江南北,卫辰和张家夫妇在酒坊的股份早已是价值连城。

不过对卫辰而言,钱多了也只是数字罢了,他早已不在乎这些。

据卫如意寄来的信里讲,张旭在酒坊干得很不错,连盛维也夸他有头脑,是个经商的好苗子,张明已经准备把张旭当成接班人培养,日后就让他接手酒坊里的份子。

而盛家家塾这边,盛长枫和齐衡在庄钧的教导下,学业突飞勐进,去年双双通过了院试,考中了秀才。

不过对于今年八月的乡试,盛长枫和齐衡心里实在是没有底,最终,他们二人都选择了苦读三年,等下一届乡试再考。

因此,今年参加秋闱的便只有卫辰和盛长柏,其实还有一个顾廷烨,只不过卫辰和盛长柏是回江宁参加乡试,而顾廷烨则是回老家江西。

距离秋闱还有两个多月,卫辰和盛长柏便打点好行装,一道启程,准备赴江宁考试。

临行前,盛纮和王若弗带着一家老小到码头上给盛长柏送行。

分别之际,明兰和如兰都是眼泪汪汪,卫辰费尽口舌,好一通劝解,才终于让她们破涕为笑。

看到自己两个妹妹围在卫辰身边依依不舍的场面,盛长柏眼皮勐地跳了跳,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末了,又在心里安慰自己:定是卫辰这个小先生尽职尽责,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