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考场上的小意外(1 / 3)

岁试这一日,江宁城内照例下着绵绵春雨,撑着各色油纸伞的赴考生员陆续步入府学大堂。

卫辰和盛长柏走到学宫的屋檐下,沥干了雨伞上的水珠,检查了一下随身的书袋。

岁试没有官府拨款,故而连答卷纸张都需考生自备,若是纸张被雨水打湿,那就大大不妙了。

所幸二人的书袋都价值不菲,防水功能很好,里面的笔墨纸张并没有被雨水打湿。

这一次岁试,是江宁府学与下属十处县学的生员提考,学政直接在府学学宫设考,府学与县学各自占了一间大屋为考场。

虽说是决定生员等次的考试,但考场上的纪律却是不如童子试那般森严。

既没有排定座号,也没有搜身查验,只有两位府学的训导坐在上面监考。

卫辰和盛长柏走入屋内,各自找位置坐下,然后便将笔墨纸砚放在桌上摊开。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卫辰将纸张往里挪了挪,以免打在窗沿上的雨珠飞溅进来。

卫辰坐定之后,走过来一个中年生员,他似乎是认得卫辰,朝着卫辰讨好地笑了笑,然后就坐到了卫辰身后。

此时距离开考还有一段时间,周围空位不少,此人却选偏偏了挨着卫辰的位置,令卫辰有些奇怪,不过毕竟是在考场上,卫辰也没有多问。

等了不多时,两位训导开始分发岁试的试题卷,卫辰接过卷子一看,发现题目与童子试大不相同。

童子试一律都是大题,比如四书题、五经题、表判、策问等等。

但到了岁试,题目却是以帖经与墨义居多,只有最后两题才是时文题。

卫辰看到题目,不禁哑然失笑,他这段时间教导盛长枫时,不知给他出了多少帖经墨义,想不到自己岁考就是考这些。

帖经和墨义,都是有标准答桉的背诵题,想来海象乾出这些题也是为了考察生员们的基本功,以免他们进了学宫之后马放南山,连四书五经的底子也搞丢了。

不过,这些考察背诵功底的基础题对于过目不忘的卫辰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

考试时间足有三个时辰,卫辰写完前面的帖经和墨义用了还不到十分之一的功夫,留下了大把时间写后面的两道时文题。

一道四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