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假道德模范(1 / 3)

东京大学图书馆里,陈文安安静静在一排又一排书架间做着有目的的搜书。

活了两世,第一次在图书馆里如此专注。

堤义明的基本履历,上周六加藤一郎已经为陈文做过科普,庶出子,他爹的一个没名分的小老婆生的私生子,同父异母的两个嫡兄不争气,继承权落在了这个人手里。

陈文看人是贼准的。

虽然没见过堤义明,也没听见加藤一郎介绍此人的性格,但是可以从他的做事里反推。

很容易地,陈文从图书馆的典藏资料里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他那个搞侵华和殖民的爹留下的岛国首富遗产,堤义明能够获得继承权,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两个嫡兄惹怒老头子。

很多书籍里介绍堤义明崇拜中国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说堤义明信奉荀子的性恶论,不交朋友,不用人才,视荀子为自己的教父。

荀子有什么思想理论呢?

正宗鹰酱人肯定多半不知道,但陈文身为中国教育系统的毕业生,非常清楚。

中国古代,尤其是战国时期,可谓是百家争鸣,诸子的思想流派极其多,其中不乏对立。

比如,主张“性恶论”的荀子。

与之对立的是“性善论”。

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战国时期,这两种思想**出的学生,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范。前者其实与法家的思想较为接近,后者则更适用于贵族。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解读,其实两种“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它们最终的指向是道德教育。

用现代国家的司法和教育体质来解读,就更简单了:你如果道德水平不行,作奸犯科了,我们就强制你学习道德;你如果道德水平很高,总是做好事,我们就树立你做道德模范,让天下人向你学习。

两千年前的荀子肯定没有这么强悍的现代思想结晶,那么他的理念里面有哪些精彩的东西呢?

举个例子,荀子说:能行,能止,能为,即是君子。

从这句观点性的内容可以看出,荀子是一个行动派,这与孔子那一套心灵鸡汤式的教学法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