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1A-EP3:七剑(15)(1 / 7)

OF1A-EP3:七剑(15)

【在它给我们对对称性的态度带来变化的同时,标准模型的诞生也标志着我们对量子场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1971年霍夫特取得突破后,很明显,弱相互作用中无穷大的老问题已经通过使用自发对称破缺赋予W和Z粒子质量而得到解决。然后,量子色动力学的渐近自由给了我们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我们实际上可以计算一些关于强相互作用的东西——不是所有的东西,但至少是一些东西。但在取得这些胜利的过程中,量子场论正在为我们态度的进一步转变做好准备,在这种转变中,量子场论将失去其核心地位。】——王虎臣,1997年。

……

“接下来我们谈谈开设研究基地的事。”每个和伊奥利亚·舒亨伯格合作的人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斗志,而雷或许在他们当中还要排前几名,这得益于这位青年学者对发生在自己身边一切事态的控制欲,“王先生上次催我们尽快想办法去检验这些思路,过去我们没这么做是因为缺乏对应的经济条件,但现在我们已经争取到了一定的投资,这些投资足够我们在某一方向上开展规模更大的研究。”

“原则上我是支持的,我们的自主研究工作开展得越早越好,但现在有个问题是要把第一阶段研究基地设立在哪里。”马尔科姆·格兰杰在上次和王红斌见面后就发现了舒亨伯格的同路人之中仍然存在不小的隔阂,这一问题在王红斌建议建立研究基地后就变得更加明显了,“根据我的调查,我们的联络网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怀疑其他人可能会在研究基地设立于本国的情况下利用这一便利条件服务于自己的祖国甚至是自己国家的军队。此外,剩下的人虽然不担心这个,却担心研究基地可能在下一次核战争中瞬间消失。”

坐在圆桌右侧的舒亨伯格保持着沉默,他很早以前就考虑过开设研究基地的事。在他看来,最理想的研究基地应该设立在中立的无主之地,比如外太空的空间站或是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科考基地。受限于他和他的支持者们所具备的经济条件,跑到外太空做研究短期内并无希望,研究基地还是要设立在地面上才行。

到了这一步,先前口口声声说着要为永久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甚至是人类和平使命而奋斗的学者、商人、社会学家们又出现了纷争。单纯提出观点、交流想法时,他们是中立的,并且相信自己也是中立的,但他们无法保证别人也是中立的。最先提出尽快建立自主研究基地的王红斌首先成为了被反对意见声讨的目标,有人认为他要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