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EP4:巨门(16)(1 / 7)

OFD-EP4:巨门(16)

【行动应该以现在的良好情报为指导,而不是从现在起两小时后的精细情报。】——罗伯特·蒙纳奇,1997年。

……

皇历2008年8月底,长云府的南庭军登陆部队和帝国军又一次进入了对峙状态。和制定计划时只需考虑第九区实际需求的帝国军不同,未能完全掌控南太平洋的南庭军投入到长云府的作战部队越多,补给压力和风险就越大。纵使南庭军的全部力量足以将南太平洋的帝国军驱逐出去,这些部队中的大部分仍在防守南庭都护府本土,派遣到外地作战的部队也面临着种种牵制。因此,如何利用好手头的兵力尽可能地削弱帝国军(而不是见势不妙就向后方求援),成了南庭军指挥官们的首要考验。

在王双的先头部队抵达伯纳姆基地前夕,布置在伯纳姆基地前夕的帝国军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正规军】,其中包括从本土派遣的作战部队和从其他编号区派来的支援部队,也包括在第九区建立的新编部队,这些部队的共同特点是从军官到士兵全部由布里塔尼亚人组成;第二部分是被蔑称为【外籍兵团】的包含名誉布里塔尼亚人的部队,士兵和军官的来源相当复杂,共同点是其中或多或少混有名誉布里塔尼亚人;第三部分则是第九区各地的贵族们散尽家财维持的各种【骑士团】,这些骑士团并不具有正规军的编制,也缺乏统一指挥,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差距极大,可谓是布里塔尼亚帝国的奇观之一。

为了赶在帝国军巩固阵地之前取得更多的优势,王双制定了以歼灭正规军为主的作战计划,其核心是利用南庭军的制空权优势在陆战中首先打击敌军次要部队、迫使其后撤并将帝国正规军孤立,而后寻找大量歼灭正规军的机会。

这是南庭军在长时间的交战中总结了帝国军不同类型部队的特征后依照敌人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制定的战术。名誉布里塔尼亚人部队本来应该是帝国军在不能再牺牲布里塔尼亚人的情况下用来减少损失的工具,无奈许多头脑不够清醒的帝国军仍然严防死守布里塔尼亚人和编号区人之间的大防,经常将名誉布里塔尼亚人部队部署在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这样一来,许多原本斗志旺盛而且也偶尔能够幸运地得到和布里塔尼亚人相同的武器的名誉布里塔尼亚人士兵直到帝国军在某处战场失败后才有真正参战的机会,而这时一切都晚了;帝国贵族们私自组织的骑士团更是一个灾难,且不说这些部队的擅自行动给正规军带来了多少麻烦,它们的指挥官和领主也经常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