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EP3:廉贞(3)(1 / 7)

OFD-EP3:廉贞(3)

【1931年俄国人在德国的订单总额达到创纪录的9.192亿马克。例如,在1932年上半年,他们购买了德国出口的50%的钢铁,60%的移动设备和发电机,70%的金属加工机械,80%的起重机,90%的蒸汽、燃气轮机和蒸汽锻压机。】——《俄罗斯和德国:盟友还是敌人?》,2008年版。

……

直到去年,南庭军还在做着最坏的打算。尽管他们不断尝试着寻找外部盟友,但处在世界最南端又很容易被孤立的南庭都护府在全面战争爆发时恐怕还是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争取一条生路。仍隐约把他们视为叛逆的联邦,以及鞭长莫及的EU,都不太可能在布里塔尼亚帝国再次入侵时伸出援手。

然而世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变化无常,先是布里塔尼亚帝国在奥布群岛的冲突结束之后直接对整个联邦宣战,后又有EU在南庭都护府樱石供应吃紧时以樱石为筹码低价收购南庭都护府的其他矿产(虽然多少有点趁火打劫的嫌疑),至此南庭军根本不敢奢求的两大外援已经和他们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尽管南庭军秘密研发或曰仿制的新型战机仍然引起了联邦和EU的顾虑,但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他们仍然是共同对抗布里塔尼亚帝国的盟友。

那些仍在南庭都护府东南地区加紧备战的士兵们还记得第一批EU生产的实验型火鹰战机抵达附近空军基地时的情景,来自EU的工程师和志愿飞行员们通过一些巧妙的伪装手段将其冒充南庭军的火鹰战机,然后堂而皇之地把这些从外表看上去毫无破绽的战机投入实战,从而在南庭空军转移作战重心期间基本确保了南庭都护府本土上空的安全。当然,EU或许只想找个机会来测试武器装备的性能并大方地向南庭空军证明仿制品终究敌不过正品,但他们无意中解了南庭空军的燃眉之急倒也是确凿无误的事实。

对于相当一部分南庭军士兵而言,EU相助南庭都护府的动机仍然是个谜。相信EU军本着无利不起早的原则行动的南庭军指挥官们认为,EU此举旨在破坏联邦和南庭都护府之间刚刚有所回暖的关系——一旦朝廷认为南庭都护府继先前作为布里塔尼亚帝国盟友从南方威胁联邦领海之后又成了EU的盟友并大有南北夹击之势,双方之间的合作也就到头了。但是,他们终究没有信心仅凭自己的力量就结束这场战争,更何况EU对南庭都护府的支援不仅限于军事层面。

这个中缘由,王双了解得比旁人更多一些。来自EU的特使阿达尔贝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