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3:二分时(4)(1 / 8)

OR8A-EP3:二分时(4)

1984年6月,试图巩固其已有地盘的孟加拉游击队仍在持续向着巴基斯坦军队控制下的据点发起进攻。从三个方向包围过来的孟加拉游击队尽管在数量上远远不如其对手,却有着东孟加拉地区成千上万同胞的支持。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军队的多次镇压行动几乎将几千万人全部化为敌人,那些生活在巴基斯坦军队控制区的孟加拉人皆敢怒而不敢言。

仅仅这些挫折还不足以让将对抗由德军一手训练出来的印军当做其最终目标的巴基斯坦军队退缩,真正导致指挥官们犹豫不前的是那些不可靠的盟国们的表态。当巴基斯坦的将军们热切地盼望着美利坚合众国和英国加入战局时,那些不怀好意地来到东孟加拉考察的国会议员们却在回国之后发表了些对巴基斯坦十分不利的言论。由于大半个世界都坚信巴基斯坦军队正在有计划地灭绝孟加拉人,担心横加干涉引来严重后果的合众国不得不保持着令人难堪的中立。

命运似乎开始眷顾孟加拉人,【自由孟加拉军】也向下辖的各级作战单位发出命令、要求指挥官们尽快向前推进以完成对巴基斯坦军队的最后一击。尽管敌人还在负隅顽抗,胜利的曙光俨然就在不远处闪耀着,只要孟加拉人再稍微努力一些,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重获自由。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麦克尼尔和谢里夫·罗易之间却发生了不小的冲突,前者主张以巩固现有控制区和建立更系统化的动员体系为当前主要任务,而后者则打算严格响应上级指挥机关的要求、向达卡进军。

“我们不难看出,敌人在边境地带遭受的一系列失利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其一,我军和印军在边境向着敌人持续施压,使得他们每提出一项行动就必须做好受到干涉的准备;其次,以达卡为中心通向边境地区的交通网络受到严重破坏,使得外部的敌军不能得到增援。”为了指到地图另一侧,麦克尼尔不得不绕过桌子走出很远,沿途的孟加拉人很识相地给他让出了道路,“第三点,即便不考虑交通,敌人的后勤也因为英勇的孟加拉人对敌军的广泛抵制而瘫痪。他们的装备得不到维修,弹药也无法补充……但这些建立在敌军远离其核心控制区的基础之上。”

说着,麦克尼尔指了指达卡和吉大港,那两座城市曾经是镇压行动开始之初孟加拉人和叛变的孟加拉人部队抵抗最激烈的地方。

“随着你们深入孟加拉,我军将难以在不被发现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