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2:三分时(19)(1 / 8)

OR8A-EP2:三分时(19)

“我方兵力有限,加上工厂防守较为严密,强攻意味着我们的士兵会承受惨重伤亡。因此,战斗打响之后,我们应当把主要进攻方向设在西侧和南侧,北侧只维持包围圈……至于东侧的道路,暂时不管它。”迈克尔·麦克尼尔和谢里夫·罗易在围攻工厂之前对计划做了多次修改,两人为此而产生了争执,而麦克尼尔解释说他需要保证孟加拉人的生命安全,“此外,我会尽量帮助你们联络支援,但我也不能保证结果。”

经验丰富的游击队指挥官沉默着,他试图从麦克尼尔的态度中看出德国人的态度。在他们返回孟加拉之前,德国人和印度人承诺为他们提供大量物资支援以使得他们甚至能够对巴基斯坦军队形成优势,但迄今为止德国人还没有兑现承诺的迹象。比起那些信口开河的军官们,反而是一直和他们并肩作战的麦克尼尔更值得信任一些。

“你对东侧的敌人有你自己的看法,我不干预。但是,北侧……”罗易把视线转移回地图上,他和麦克尼尔都清楚敌人会在防线出现缺口时试图突围,而他们很难追赶上有着大量车辆的敌人,“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从北线同时发起进攻为好。”

“北线会有另一支【友军】投入战斗,而且他们的到来是我为你们争取到援助的关键。”麦克尼尔信心十足地说着,“另外,杰索尔的敌人也处在崩溃的边缘,是时候去劝降他们了。只要把杰索尔再搞定,我们的胜利就是注定的。”

援军?哪里还有援军?投入到东孟加拉的三个孟加拉【集团】名义上是旅级部队,实则各自规模不过千人左右,全仰赖当地孟加拉人平民和游击队的协助才能和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巴基斯坦军队对抗。此时别说是罗易,就连他的顶头上司拉赫曼上校都不一定能派出援军,但受了麦克尼尔救命之恩的罗易到底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疑惑挑明。他们还需要德国人的支持,哪怕只是口头上的。

战斗开始后的起初几个小时里,谢里夫·罗易将刚刚建立起来的【炮兵部队】部署在南线,向着工厂内的目标狂轰滥炸。他和他手下的游击队员们密切关注着通往工厂内的各条道路的动态,但始终没有发现仓皇失措地逃离的车队。于是,认为自己还需要加码的罗易对手下的游击队员们下令发起强攻,此举令一本正经地教着游击队员们如何使用火炮的斯塔弗罗斯一头雾水。

“敌人的防御仍然坚固,此时进攻并不明智。”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