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5-EP4:戡乱(6)(1 / 8)

OR5-EP4:戡乱(6)

自人类文明进入了持续将近一百年的混战时代(而且直到现在也没有半点结束的迹象)以来,繁荣的现代社会中通用的许多规则和尝试逐渐地被淘汰,成为了活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名词。大部分科学工作者失去了稳定的工作环境,他们离开了自己的研究所和大学,转而投身各类工厂,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和技术换取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必要资源。

除吕宋岛等少数地区因保持相对稳定而有着较好的教育环境之外,东盟在过去几十年中的科学发展只能用灾难来形容。虽然无数怀揣着各种不同目的的专家学者们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能力探索未知的世界并确保自己所从事的相关研究不会在东盟消失,他们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逆转战乱带来的逆境的。一切都要为战争服务,不能服务于战争的学问被认为毫无意义,这种极端的实用主义虽然淘汰掉了大部分沽名钓誉的假学究,却也让不少真正的科学家深受其害。

即便连建造东盟的新首都的工程项目也因为缺乏必要的各类人才而一度陷入困境。香巴拉浮岛的建造工程是在十几年前开始的,那时无论是兴亚会还是韩处安本人都没有在东盟取得领导地位,这个看似夸张而荒谬的工程被许多人认为是对无法解决新加坡居住压力的官员们做出的最终逃避手段:用建造更多的城市、更多的中心来避免回答【如何解决现有问题】之类的疑问。等到兴亚会在东盟崭露头角后,新首都的建设工程便不可避免地和韩处安推崇的西比拉系统联系起来,一并成为东盟大力提倡的未来新时代的象征。

耗资规模巨大的新首都兴建工程前后历经数位东盟知名建筑师和工程师监督,到2115年,这座可能在未来数年内投入使用的新城市已经呈现出了一种与大部分人当初的预言截然相反的姿态。众所周知,持续剧增的人口(难民涌入)带来的压力彻底摧毁了新加坡的原有样貌,使得侥幸没有被战火光顾的新加坡也呈现出一番破败景象,城市中更不乏数道用于分隔城市不同区域的高墙,以免不同身份的市民混居造成混乱。

以此为依据,许多人天真地以为兴亚会想要复活昔日的【花园城市】。他们言之凿凿地拿出韩处安过去的公开演讲记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声称兴亚会的蓝图中包括将东盟恢复为战争开始前的黄金时代,那就是让东盟的城市摆脱在拥挤嘈杂和衰退消亡之间做选择的现状,转而把更多的生活方式呈现给东盟的公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