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注(2 / 3)

的存在就只是为了约束自由的生灵,压抑他们的天性吗?

孔子所说“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何种境界呢?

那时孔子感受到的世界是什么模样呢?

看着自己的画,按照规则的线条、教导的笔触试图描画自己脑海中的灵光,可是结果差强人意。

陶宗成只能一直画下去。

总有一日,要么画出名堂,要么彻底放弃,或者直接颓唐。

其实陶宗成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反正是个游戏,就在这里学习一项技能好了。

没想到胜负心起,他还真想看看自己能突破到什么境地。

现实时间有限,生活琐碎,人的精力不太可能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可这是虚无演化,他可以全身心投入。不用担心代价。

陶宗成还是给自己留了现实这条退路的,他的性子底色依然谨慎。

神明要重回大地,接管世间神奇。

题材、风格、文笔、内容都是切合群体的文字表达,小说能达到畅销,肯定正应了时代的取向和人心的流向。

传世之作不是人人都欣赏的。

接受这点,创作者会过的轻松点。

知己本来就少,怎么就要那么多人欣赏才能体现价值呢?

技巧的圆满反倒是最符合世俗评判标准的。

陶宗成现在无非就是想要掌握让人认可的绘画技法而已。尽管他觉得自己的内在是具备灵性的。但是他依然明了要先驾驭现实才能追逐精神。

学院教授办公室里,一个容貌华贵的女子正在批改卷子。

艺术史的卷子是论述题,很多学生擅长画画,并不擅长文论。从卷子里看出一些大概了。

金边眼镜架在她挺秀的鼻梁上,更显得她精干专业了。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女子抬眸清亮嗓音喊了句:“请进。”

一个黑色正装打扮的男人走了进来,“小姐,已经到下班时间了。”

“好,你出去等我五分钟。我收拾下就离开。”

“是。”

华商是女子的名字,也是这所艺术院校创立者的姓氏。

她把一份卷子放进文件包中,锁上门,款款离去。

卷子的一角写着“陶宗成”的名字。

夜里,华商在书房里看陶宗成的卷子,他的文论不知为何会从古画中女子之美点到历史中女子的身不由己之宿命上。

华商看得入迷,竟然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