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收租(1 / 4)

羽绒有一部分是她庄子产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她爹那赊来的,也该先给她爹结一笔首款,让他分发下去,让那些士兵家属过个好年。

她都没想到自己随口给她爹建议做养殖场,她爹真给做起来了,还养了大量鸡鸭鹅,刚好他们每日的屠宰量都很大。

她就把绒毛都买了。x33

赊账也是无奈之举,她在皇陵委实拿不出钱来。

刘扉知道她要问羽绒的事,把羽绒单独记录了一个账本,“我们从凉州运来的绒毛,小人折算了运输和人力,还有损耗,成本比我们自己庄子产的要高些。”

不过他们自己庄子的羽绒产出有限,都是给主家养来吃的,数量不多,全靠凉州那边的供应。

陈琬琰翻了翻账本,漫不经心的说道:“本来就是扔掉的东西,能变废为宝已经是赚了。”

一斤二两七钱银子,都是白捡的。

就是绒毛很轻,这里的一斤是十六两,好多只鸡鸭鹅才产得出一斤绒毛。

还得让人反复清洗晾晒,处理绒毛,刨除人工成本,还有二两七钱的利润,牛逼啊!

“一条羽绒被八两九钱,除去六钱的木棉,二钱的布与棉线,人工二十文没计算在内,羽绒二两七钱。”刘扉道。

他已经麻木了。

真没想到被人嫌弃的毛能卖这么贵。

木棉今年收购价才二两多一斤,不似前年严冬,木棉的收购价一度飙升到快四两。

“不过,我们的木棉和棉布都是按照成本价计算的,没有一点利润,储藏成本都没有计算在内,要是算下来,羽绒并没有这么大的利润。”

陈琬琰提早就囤了木棉,她的羽绒被一上市,直接按住了木棉的上涨趋势,拉低了它的价钱,得罪了不少木棉商,如今她自己一个子不赚,把利润都算在绒毛上。

陈琬琰头也没抬的说道:“没关系,士兵为了我们的安稳生活出生入死,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些,这些看似很多,发到每个人的手里也并没有多少。”

刘扉闻言也不免有些感叹,经历过战乱才知道士兵有多值得敬仰,如果不是他们拼死守护,他们也不能安居乐业。

“这批羽绒被和衣裳,就当是给百姓送福利,给士兵送温暖了,等木棉价钱再降一降就能挤出木棉的利润了。”她原本也没打算赚这一笔钱。

她原先是没钱,也没见到做好的衣裳被子,不知道要填充多少绒毛合适,也无法估价羽绒的价值,只能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