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炒粮有风险(1 / 4)

郑清之颔首,“朝廷不可能一直采取补贴的方式,把粮价控在五钱。”

以他猜测粮价很快就会涨回七钱,卖补贴粮又需要领她的牌子,她不给你牌子,你能卖得了朝廷的补贴粮?

没有朝廷的补贴,谁甘心五钱卖粮呢。

自家的粮食,一石不止五钱的利润,交给她二钱,还能得至少三钱的利,白帮她卖粮又如何。

放手里等朝廷稳住粮价,还有甚赚头。

陈琬琰提前透了消息给他们,这是来给他们送钱来了,填补前阵子家中损失。

况且这二钱利,也未必就是进到她的口袋里。

陈琬琰又去了趟刘峘家,刘峘还在大理司忙着审太府寺的一众人,刘峘的夫人见了她,她说明来意,刘峘的夫人一口应了也没多问。

她认为能挂上爱心牌子,对家中铺子肯定是有好处的,毕竟爱心基金曾经建设过义庄,不赚银子,赚名声也不错。

再者说了人家来买粮,多少也会在她家铺子里买点需要的货物嘛。

景睿帝的动作比她想象的更快,不过二日就将政令颁布了下来,明令禁止补贴的粮票转卖、赠予他人,低价买回的官粮,不允许以盈利为目的转卖他人,一经发现买卖双方杖六十。

朝廷连夜印刷了粮票,由每个街坊的官员,按本坊户籍人数领取本坊的粮票,并且如实发放到百姓手中。

每张粮票的使用期限为半月,过期不用作废。

因为使用了爱心基金会的补贴,粮票只有去朝廷的官粮铺,与挂有爱心标牌的铺子才可以使用,陈琬琰手中的粮,一转身就从私粮变成了朝廷放的官粮。

景睿帝更是言明粮食补贴是太子的提议,太子一心为民,不愿看到百姓被高价粮影响了生活,致使他的口碑在百姓心中越来越好了。

沈梁几家也都澄清了铺子与太子殿下无关,也承诺会尽快解决缺货的问题,之前有骂过太子的百姓,也为自己的无脑跟风骂了太子而懊悔。

还有人说爱心基金会是太子妃创建的,还有很多京都的大善人在背后支持,基金会创建的初衷就是为了帮扶百姓,这是他们第一次切实感受到,爱心基金会带给他们的好处,对爱心基金会夸赞不已。

甚至有百姓打听到爱心基金会就在义县的东市,偷偷往他们办公的地方塞铜板,还有从窗户扔铜钱碎银的,以至于景睿帝派来监管的官员,和基金会的管理人员很是苦恼。

因为陈琬琰说,就算是一个铜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