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国家大义面前,他选择了国(1 / 4)

“萧王先前已数次请奏回京,朕念及萧王忠心报国,戎马半生为朕守护疆域。其妻昭和长公主命丧敌军之时,国内时局不稳,萧王大义未曾进言攻蒙。萧王远驻边境致其失察,过小功大,朕不予追究,今日命其永葆初心,继续为朕守护赵国疆域。”

景睿帝一席话说的令人动容,也让众人都认识到帝王并非寡义薄情之人。

不少老臣皆想起那年蜀国昭和长公主死状凄惨,然景睿帝登基未久,皇长子与皇六子接连薨逝,有人趁机惑乱朝纲,景睿帝收权不易,日日与旧臣外戚斗智斗勇,各地藩王蠢蠢欲动,瞧着四海升平实则内忧外患。

国内风波未平,此时陈青岩若请求与蒙国开战,无异于将景睿帝陷于水火。

景睿帝若允便有可能腹背受敌,若不允,陈青岩有可能擅自攻蒙,反了他,还是腹背受敌。

众人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过日子,陈青岩硬是将这口气忍下,不曾上疏攻蒙,只奏请圣上安心治国平叛,他会为君固守疆域,有生之年绝不让蒙军再踏足赵国领土一寸。

自古忠义难两全,国家大义面前,他选择了国。

肩有重责,就有辜负,自此再未娶妻。

十五年前他敬君王不易,十五年后景睿帝亦还他赤诚。

二人既是君臣亦是友人。

陈家的事搅合了二位皇子,确实令皇室蒙羞,然而陈青岩远在边疆御敌,家中无主母看顾,京都之事不察虽有过却不是大罪,若罚了他岂不叫边疆将领寒心。

景睿帝此举是真心与陈青岩交心,也征服了人心。x33

殿中议论之声久久未散,陈琬琰听在耳中热泪盈眶,眨眼间便落了下来。

史官将景睿帝的所言仔细记下,翰林院大学士也将其牢记在脑中,朝会一散便该他们去拟圣旨送往凉州了。

陈琬琰敛了心中思绪,道:“臣女替父王叩谢圣上隆恩。”

得了景睿帝的准信,她这才松口称陈青岩父王。

“陈琬瑛明知自己身世却贪图富贵,此举伤害了德才兼备的二殿下。然二殿下心慈仁善,得知她虽是庶女出身,仍顾念夫妻情分不愿伤她性命,只略施小惩。”

陈琬琰说完侧头看向阴沉着脸的赵锦锋,见他伫立不动并不打算开口,便稳住心神继续说道:“如今真相大白,她非我陈家庶女,陈琬瑛母女心思诡谲,皇家血脉尊贵,臣女恳请陛下准许将陈琬瑛与其子从皇室宗谱除名,下其玉牒贬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