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太丑了(1 / 3)

宣平侯偷偷的打量着景睿帝和赵瑾瑜,陈琬琰也和他说过想发动全家给灾民做棉衣,可是需要的银钱太多,家中无一人响应她。

而是依旧同往年一样在外设粥棚。

谁知她竟然自己单干,还获得了庄子佃户们的支持。

她一开始如果能说出太子殿下这番考量,他肯定不会拒绝。若非有太子殿下的分析,他也想不通这样做能带来的好处。

以宣平侯对她的了解,陈琬琰完全是误打误撞,她根本预想不到佃户们会自发捐钱,做证书也肯定是她一时兴起想出来的点子。

她本就是个想一出是一出的人,又憨大胆,试问谁会为了区区二百两银子来找圣上要封赏?

这封赏还不是为了自己!除了她这天下怕是没人会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太子真的如传言所说的那般平庸吗?

这样的烫手山芋他敢接,四两拨千斤的几句话就能点出问题关键,又不往自己身上揽功,同时又做出了表率,会是平庸之辈?x33

平庸的恐怕是他那儿媳妇,而不是太子赵瑾瑜。

正如他所料,陈琬琰一进垂拱殿,景睿帝就问她为何想到要替佃户们讨荣誉证书,他那平庸的儿媳妇,张口就说道:“臣妇被佃户的善举感动,想让世人都看到他们的爱心,不辜负他们敬爱圣上,想为您分忧的心意,所以才想上呈给陛下,替善良的佃户讨个奖励。”

陈琬琰一开始确实没想过庄子的佃户会主动捐钱,她捐棉衣只是想贡献自己一份绵薄的爱心,是庄子的佃户让她感动,她才想来找皇上讨个赏,好人须得有好报。

其实也是庄子的人跟着她生活不再拮据,能吃饱穿暖,见她忙活那么久,舍得把赚来的银钱都拿来为灾民做棉衣,对她心生敬意,才愿意尽自己所能支持她,虽然钱不多,却代表着他们的心意。

而朝廷给的荣誉证书,也是她给这群淳朴善良的人最好的回报。

她就这样不经意间收服了最忠诚的人心。

庄子的佃户感激她,就会更加忠心的为她做事,庄子好管了,她也能少些烦恼。

至于这件事可以带来的利益,是赵瑾瑜点透的,也是景睿帝该操心的,与她无关,她那短浅的目光真没想那么长远。

头她已经带好了,她想替庄子的佃户谋取的福利已经到手,国家大事不归她管。

景睿帝见她不邀功,不妄议朝政,一番话说的真诚得体,拿捏有度,对她的好感又增多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