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刘峘的试探(1 / 3)

刘峘见她面露忧郁,一猜便知她所想,好心提点了一句,“世子夫人不妨回去问问宣平侯,当年他任刑部令史,与现任的刑部江侍郎关系甚笃。”

王杨出事没多久,老宣平侯忽然把他从刑部挪到了户部,户部是个富的流油的地方,想进户部的纨绔子多的是,宣平侯就是其中之一。

竟争如此激烈,也不知老宣平侯用了什么法子,才能把还是纨绔公子的宣平侯塞进了户部。

宣平侯曾经是京都出了名的纨绔,后来进了户部就像变了个人一样,积极又上进,不花天酒地,也不玩忽职守了,更别提迟到早退了。

和他在刑部的懒散作风,完全不一样。

“我记得侯府与江家好像还是姻亲吧?”刘峘问李珩。

“家姐嫁去了江家大房。”

陈琬琰听着刘峘与李珩的对话,脑海里突然浮现了两个字,避祸。

难道王林并不是无力约束家眷妄议皇长子之事,而是故意被罢官避祸?外放出京都的王杨,难道也是刻意为之?

当初皇长子的事闹的那么大,处死那么多人,王林怎么会容许家眷犯这种低级错误,误他仕途。

便是他不约束,难道他的家眷不怕被诛连人头落地?何事该说,何事不该说她们心里难道没有数?

那王杨回京都便直奔宗正寺,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才会去翻阅与皇长子的卷宗,他不是去毁卷宗的,而是他查卷宗的行为让人起了疑心,被人陷害了。

或许当初的外放并非他所愿,而是王林运作的。

她一路走一路想,越想越觉得王杨十分重要。

李珩握住她的手,女子本就畏寒,她病未痊愈,虽然穿的并不单薄,然而大理寺狱却有些阴冷,她手也冻的冰凉。

陈琬琰被手上传来的热度暖的一愣,她低声说了句,“我没想害你的妾室,我也不会害人。”

否则她也不会求了二皇子,给暖桃找了可信的医士来替她诊脉。虽然暖桃利用了她,险些让她背黑锅,但她也不会剥夺她享有健康的权利。

暖桃做错了事自有法律的惩治,她就算生气,恨不得甩她两耳光,也不愿落井下石一个刚失去孩子的女人。x33

不是因为她圣母,而是她曾生活在法制社会。

以法治人,以德服人,是她的道德底线。

李珩侧过头看她,见她整个人可怜巴巴的缩在淀青色的披风里,心里猛的一紧。白色的狐狸毛紧紧的围着她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