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坏事接二连三(1 / 3)

四皇子党如秋后的蚂蚱,不断上书弹劾赵瑾瑜在江州的事上从中作梗,意图残害兄长。

反污蔑梁、沈两家趁四皇子被幽闭皇子府落井下石,诬陷四皇子党放火烧水月庵,只为了不让他有机会翻身。x33

并提出质疑水月庵的大火乃赵瑾瑜所为,意图保住岌岌可危的太子之位,危言耸听要圣上保重龙体,以免遭受蓄意的谋害。

“虽然圣上将那几个人罢了官,可帝心难测,圣上难免不会多想。”宣平侯叹道。

李三老爷说道:“太子亲自请命去的江州,虽然证实了他并未插手江州事宜,然而却是他带着江州一众官员巡视的路上爆出了曹纲的事。”

又因查证曹纲引发了之后一系列的事件,那他便是说不清。

陈琬琰轻轻饮了口消食茶,幸好赵瑾瑜在江州时,二皇子一派就联名上书,弹劾赵瑾瑜不顾江州蝗灾日渐严重,把控赈灾银不放手,除了每日按时出门巡视粮田,整日就在江州驿馆做烤鸭。

当时他还以为赵瑾瑜是打算自暴自弃,选择了一条最没出路的赈灾就算了,堂堂太子洗手做烤鸭像话吗?

现在想来真真是因祸得福,避开了祸事。

李二老爷笑道:“说起来这太子也是运气好,若非二皇子的人上书指控他做事敷衍懒散,变相给了他证了清白,没准真叫四皇子贼喊抓贼给害了。”

“珩哥儿,这事你如何看?”宣平侯有意考他,便多嘴问了一句。

“这事儿无论是谁做的,都为陛下除掉了一处大隐患。”李珩中规中矩的回道。

宣平侯满意的颔首,“说到底是四皇子自己品行不端,这事追不到太子身上。”

老夫人见他们一说起政事就没完没了,直接下了逐客令,“饭也吃过了,你们也忙了一日,不用陪着我老婆子闲坐,各回各处歇着去吧。”

众人告罪退出来了老夫人的院子,觉得意犹未尽又一同去了宣平侯的书房,陈琬琰虽然还想听,却不好跟着去,只能带着丹云往阆苑走。沈括和梁欢一身凉气的从宫里出来,回到沈国公府才放松了精神。

“户部那些人也是真敢做,九万两的赈灾银,竟只给了殿下三万!”梁欢气道。

沈国公问道:“殿下如何说,究竟是不是他做的?”

“殿下没说,但一起去江州的官员都给他做了证,我想应当不是他的手笔。”

别说搅乱江州的事儿不是赵瑾瑜做的,就算真是他做的,他沈括还要给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