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酒的出处(1 / 3)

“那些瓷器并不是一个陶瓷窑出的,鉴定出了七八家,每家卖出的数量与水月庵拼出的碎片数量都对不上,还在排查。”

拼碎片可是个大工程啊,谁想的点子啊,这么没脑子!

这么查下去再过三两个月也查不清。

“方向不对。”她无语的说。

酒坛子是七八家陶瓷窑出品,就能说明这是有人一早就谋划好的。

那人心思缜密,做事谨慎小心,也早就料到他们会去查陶瓷窑,所以才用了那么多陶瓷窑出的酒坛。

那人既然能算到这么多,定然不怕查,因为他根本没有在陶瓷窑这种地方购置酒坛,或许就是在耍着他们玩呢!

她忽然想到那日丹云说的话,酒还没出去卖,就被闻着味儿的人买走了。

或许酿酒高手在民间呢?

“御酒是不是也没有问题?”她问道。

“主子英明!”

陈琬琰:“……”她英明个鬼!那人藏那么深,当然懂大隐隐于市的道理。

像谢二这样既不是酒肆也不是酿酒作坊的散户,谁会想到去查他们,直接从百姓手中购置未在官府登记过的酒,就算想查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们酿的酒既未在市面流通,也没形成酿酒规模,出酒不多对酒坛没有那么多讲究,自然不会去陶瓷窑统一订购酒坛,也不可能每家都用同样的酒坛盛酒,会有七八家陶瓷窑出的酒坛一点也不奇怪。

或者她再脑补多一点,买酒之人不经意的多嘴提一句不用思虑酒坛精致与否,只需把酒酿好。

他们还会发自内心的感激贵人,赞美一句贵人至善。

就像洗牌一样,目的就是把所有的牌都打乱。

“放火的人极有可能是分批、少量从百姓手中购买了酒。”陈琬琰说道。

那些人家也定是要出酒了才去集市买酒坛,那便能解释为何一家的酒,也可能用多个陶瓷窑的酒坛。

这样既查不出大量购酒坛,也难查出从哪里大批购置了酒,因为根本没有所谓的大肆购入,而是徐徐购之。

酒水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装酒的酒坛子杂就可以了。

“百姓酿的酒水燃不起来。”陆久道。

“燃不起来也没关系,只要有人能酿出可以点燃的酒就好了嘛!”

好酒自有人会酿,比如会酿御酒的人。

酿御酒的人会不会有问题?

她陷入沉思飞快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