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一头野驴(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61 字 9个月前

嬴政随意摆了摆手说:“此事寡人知晓,漏网之鱼在所难免,寡人不怪大将军,起身说话吧,还是快与寡人说一说伐楚之事。”

王翦爬伏在地,依旧纹丝不动,他又叩首道:“赵国余孽必不可姑息,赵嘉不死,赵国余孽便蠢蠢欲动,且代、燕相连,若是在秦倾力伐楚之时作祟,臣恐伐楚因此而功败垂成!”

“如此,大将军以为如何?”

“臣请将功赎罪,先讨燕、代。”

嬴政暗自轻哼一声,如同阻止他伐赵,现在这老狐狸依旧要阻止他伐楚,只是不说明罢了。

嬴政不是昏君,明白王翦的确是为秦国计,若非如此,敢于明里暗里挡他,他必不会再留王翦在朝堂。

伐楚之战更重于伐赵,秦国必是牵扯众多,若是北方不定,搅扰秦国专心伐楚,伐楚将会事倍而功半。

嬴政决定暂缓伐楚,如伐赵一般,一而再再而三反而误事,这一次伐楚,秦国定要一鼓作气。

嬴政冷眼看了看一旁围观的群臣,他们屏声静气默然肃立,能够站在此间的,无不是一方土地只手遮天者,现在却昏昏然如行尸走肉。

不是他们不够聪明睿智,而是因为他们太过聪明睿智。

替秦国攻城掠地、立下不世功业的大将军王翦,此时显得比那些臣工更加卑微,可是,他如此狼狈的趴伏在地,却比他周围站着的众臣工都要高。

这世间,总有些聪明的**,也总有些愚蠢的智者。

这些人成于聪明睿智,也将败于聪明睿智,秦国或许需要他们,但秦王不需要他们。

秦王不喜逢迎,也不喜反对。

他们只好一言不发,可是,秦王希望有人说话。

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在向所有臣工说,只有王翦回答了,像是拔剑发出攻击,只有王翦接招了。

嬴政终于再次露出笑容,他哈哈大笑,亲自上前两步扶起王翦说:“大将军快快请起,大将军所言极是,寡人决定先伐代燕,再伐楚国,依然由大将军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