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切,都是饱满的(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55 字 9个月前

徐福北去,因为齐国公主身在燕国。

徐福为鬼谷门生,在秦、齐双方施压下,燕国不能留,不能放,唯有杀之后快。

徐福背靠梦鱼城,又怎是燕王能轻易除掉的?

倘若徐福不死,则两方必然对立,蓟城一定天翻地覆。

他始终都不怀疑徐福具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他的身份太过特殊,也因为他本人太过特别。

李信便是在此时,遣往燕境,坐收渔翁之利。

无论是取燕国蓟都城,为未来秦国的大举东出扫清阻碍,还是取徐福项上首级,为桓崎雪耻,都再好不过。

一切原本都按照计划进行当中,即便第一次刺杀没能杀死徐福,也已经使得徐福与燕王对立。

梦鱼城也的确不容小觑,徐福自漠北归来时,蓟都城甚至一度落入梦鱼城之手。

燕王与徐福势不两立,为了对付徐福和听命于徐福的“红衣军”,燕王几乎调集了燕国的所有军队,包括监视防卫秦、齐联军的军队。

也因此,秦、齐联军没有经过任何阻挡、自燕境驻地畅通无阻进入了燕国的都城。

事成便在一瞬,眼看大功告成,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徐福最后竟然与燕王彼此言和、秋毫无犯。

匈奴大军的到来,则让他谋划的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这是为何?

嬴政始终都没有想明白,他自认为已经足够缜密,却还是百密一疏。

匈奴大军一举歼灭齐军,李信不得不退,嬴政此前谋定的一切都被打乱,又逢秦国在此期间进攻赵国的行动失利,赵国的李牧又一次阻止了秦国的进攻,这似乎再次证明了他想要率先攻伐赵国的决策是不明智的。x33

予人口实,朝臣人心浮动,嬴政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王贲、李信、蒙恬尚且稚嫩,他尚需依赖朝中根深蒂固的老臣。

因此,嬴政意欲改攻赵为先攻灭弱小的韩国,这似乎是当下最好的权宜之计。

若是秦国欲对韩国用兵,对于灭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