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非凡的清醒(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58 字 9个月前

他是燕国未来的君,可是,燕国还有未来吗?

没有,他还有未来吗?也没有。

燕王忽觉痛心疾首,悲恸竟一时无法遏止,他本想抬手召唤姬丹近前来,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双手在颤抖,不停地颤抖。

姬丹不是来征求允许,而是势在必行,燕王喜最后无奈作罢,只是说道:“刺秦之事,寡人允了。”

不修戈矛,与子同袍;不修矛戟,与子同泽;不修甲兵,与子同裳。

但愿同行,奈何有心而无力。

或许,有心便已足够了。

血浓于水,父子之情本应温馨亲密,然而一旦赋予家国存亡的意义,大概也就显得冷漠了。

过往那些时日里,他们父子二人不知有几多天伦之乐,或许更多时候是猜疑、忌惮,甚至于怨怼、记恨。

也许,只有在此时此刻,曾经父子二人之间的所有忌惮与猜疑,怨怼与记恨才真正开始消除。

姬丹郑重行大礼参拜,既是臣拜君,也是子拜父,隔着珠帘,隔着帷幔,这一拜,也许就是最后一拜。

“谢父王!”

……

姬丹需要一个人,一个懂他真正所想的人,想要找到这样的人,很不易。

姬丹豢养了许多门客,这些门客里,也有许多不畏死的人,只是怕与不怕,不是口中说出来的,姬丹信不过。

况且,既要事实确凿,又不弄巧成拙,这不仅需要不畏死,更需要非凡清醒。

既是非凡的清醒,便不是一般的清醒。x33

姬丹手下有一个门客,以前是一个有名的剑客,剑术高超为人慷慨仗义。

当年姬丹并非是看重他的慷慨仗义,而是看重深刻于他骨子里的自命不凡,自命不凡的人,虽大多桀骜不驯,但也有自尊自重者。

自尊、自重,可以正衣冠,可以知进退,可以明得失,可做谦谦君子,可以利用。

只是很遗憾,当年他寄予厚望的那个剑客,如今整日浪迹市井醉生梦死如行尸走肉,哪里还有尊严可言?

荆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