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徐福想要什么?(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81 字 9个月前

太公和文王甚至在礼乐诞生之初,便已经预料到,仅凭礼乐,不足以长久维持整个人间的平静。

他们能够预见礼乐的崩坏,但却无法预测未来世界的走向,因此,他们留下了很多能够影响未来的力量。

他们对礼乐必然的崩塌,无能为力,只能将眼前无法预测、无法解决的问题留给了后人,期冀有人能继往开来。

什么又是继往开来呢?继承的同时,去探索、去发现另外的出路。

太公和文王选定了很多人,而他也是其中一个。

遗憾的是,八百年来,被选中的人虽各自努力,找到了无数条看似可行的道路,但社会秩序依旧在持续崩塌。

这些人失败的原因,无非是太过急于求成,太过追求推陈出新,而他们的推陈出新,都过于片面了。

也许鬼谷子深知“一道一法”之狭隘,故而“无所授”。

“无所授,而无不授。”

因而,徐福能“无所知,而无不知”,这与“无所为,而无不为”,听起来有些类似。

徐福也想走一条全新的道路,无论才能与智慧,他与那些先驱相比,并不领先,甚至远远落后。

只不过,他自贫**里来,少了文人的风骨,士族的傲慢,学会了更多的耐心而已。

徐福的耐心,或许会让鬼谷子感到欣慰,他的耐心里,包**对天道自然的真诚和敬畏,这是他所独有的。x33

天地无情,却承载万物。

人生天地间,理应对天地自然怀有真诚和敬畏,否则便无人性可言。

既无人性,何以为人?既非人哉,何以见道、见德、见仁、见义?

徐福想要什么?

他想要的其实很多,他的脑海里忽然涌现出许多问题,大大小小、密密麻麻,如天上的星斗一般,层出不穷。

大同,似乎需要完美,因为只有完美才无差别,才可同一。

他曾听荀夫子说起有关“神魂”的传说,所谓的“神魂”,去掉神圣的色彩,其实就是纯粹干净的灵魂。

可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必然会保留或多或少的缺陷,天下大同,就一定要每一个人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