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有时便是那一念之差,就已经足够决定很多事的走向了(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97 字 11个月前

徐福点头说:“中原的道家有因果之说,道学今生,因果皆报现世,如此,前因后果便脱离不了今生今世,而今生今世之事皆为人为,因而也可说前因后果,事无巧合,察翰说的,倒也不属牵强附会。”

没想到匈奴人性情粗犷不善治学理论,竟也有人关注此般在中原都属于偏门的学说,更为惊奇的是这出自察翰这等茹毛饮血戎马一生的武将之口,不必细思便已明了,察翰能知中原道学一二,一定是源于朵儿母亲的教授了,因为能在匈奴如此广为传教的中原人,只有一个。

像察翰这样的人,远不止一个。

徐福说:“你可还知什么?”

察翰诚恳道:“当初记的有些杂乱,现时模模糊糊记不得,只觉有理。”

现在想来,朵儿的母亲对于匈奴人的影响,也远不止先前预想那般简单。

诚然,她改变匈奴的善意是不可被质疑的,然而徐福隐隐察觉到这改变的过程,似乎并不温和。

众所周知,朵儿母亲对于匈奴的改变,已经随着她的陨落而烟消云散,但徐福现在发现,她的改变其实依旧在继续当中,并且迅猛无比。

从前的匈奴,可以看做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这个封闭的世界或许丑陋,或许残酷,或许愚昧,但它始终是一个整体。

现在,朵儿的母亲已经让这个封闭的世界破裂,她虽已作古,却为匈奴人留下许多不安定的种子。

这些种子,就是她传播于匈奴人的、匈奴人从未接触过的种种思想。

她来到匈奴,就像是一阵甘霖降临在一片干涸的土地上,她之于匈奴人当中的某些人而言,就是从天而降拯救苍生的神明。

如此,她的一言一行便具备了神圣的蛊惑性,无时无刻不侵蚀着匈奴人旧有的灵魂。

有时便是那一念之差,就已经足够决定很多事的走向了。

新思想开始不断进入匈奴人的脑子里,他们脑子里会比原来多出无以计数的困惑,这些困惑累计在一起,可以让一个人疯狂、可以让一个部族四分五裂、(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