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天下亿万生灵,总有那么几个特立独行者(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89 字 11个月前

李牧深知,一旦邯郸被秦国攻破,赵国向南,再无余地,而赵国向北,还可施展。

这次大战令赵国最为欣慰的,不是击败了秦军,而是保全了赵国最后一支主力。

这支主力就是赵国将来翻身的最后筹码,而赵国想要翻身,一定不能丧失对北方五郡的控制。

想要夺回云中郡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但赵国一定不能再失去雁门郡,趁着现在秦国还无暇顾及北方。

李牧决定放弃歼灭南方杨端和的机会,去为赵国的未来做好准备。

李牧将北郡胡服骑兵主力一部留在了南方,交由副将司马尚统辖,继续与三国联军对峙。x33

李牧的离开,并不影响赵国在南面临的局势,如果三国联军真要对赵国发起进攻,留下的边军尚且能够抵挡一阵,这也能够让他拥有足够的时间从北郡赶回南方战场。

后续的情形果然如李牧所料,三国联军只是与赵军相持对峙,并无太大动作。

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的赵国,终于得到机会休整,而李牧也得到了十分宝贵的时间来施行自己的谋划。

赵国如今面临的局面实在是太过被动了,秦军不来便罢了,但是李牧知道,秦军迟早还会再来。

未来秦军再次进攻的方向不明,赵国只能在战时对西南上党之地,及南部漳水两处秦军最有可能进攻的方向,进行周全的防卫。

一方面,李牧征召全国青壮男子补充赵军,加紧训练士卒;另一方面,李牧又加紧了对于北方郡县的防卫。

防卫手段不仅仅是防御,还包括战略物资的储备、筑路、屯田、巩固城墙、打造军械等等,事无巨细,全都由李牧一手操办。

李牧经营云中城许多年,对这些事务并不陌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赵国便在雁门郡重新修建起了一座坚固的城池,并且还训练出一支由新卒组成的、初具规模的新军。

这座城池自然没有办法与云中城相提并论,但城池的建造在不断的继续,这座城只会越来越高大,(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