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他并没有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孤独(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86 字 11个月前

徐福回答:“我也觉得十分庆幸,有人理解,也有人倾诉。”

幽若道:“先生功成身退,终于有时间安心去做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了。”

是的,秦国初败,卷土重来尚需时日准备,列国有心重新连横抗秦,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天下正是徐福所希望看到的暂时的安定,虽然未来天下何去何从,都将取决于这暂时的安定是否能重新界定方向。

只是,混乱的列国就像是一架飞速奔驰的马车,跑的太快就不容易调整方向,贸然改变方向,还有极大可能会翻车。

现在这架马车的车轮,如徐福所愿慢下来了。

驾车是需要技巧的,并非只有使用蛮力才能驾得好车,有时用力过甚,反而会得到不好的结果。

眼下这辆车行驶的很平稳,似乎暂时并不需要徐福再做什么,但徐福不敢松懈。

他望了望四方,眼前是热闹的军营,更远一些的地方则是一片寂寥,有一两只飞鸟从头顶掠过,飞往远方被墨染的深浅不一的群山。

这一眼,看到不是眼前的万事万物,而是透过这些事物,又看到了这些事物背后的某些影子。

幽若说的没错,在这条路上他该时刻警醒,他也应该慢下来,只有慢下来,才能看得更清晰、才不会失足、才不会迷失方向。

现在他看到的,只是目力所及的小小世界,天下如同沧海一般辽阔无际,而他就如同海上的一叶扁舟,他隐约听见背后有模模糊糊的欢呼声和喝彩声。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小舟也有征服海洋之心,这其实很不切实际,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

浩瀚沧海有时平静,有时狂躁,这一叶扁舟在沧海中漫无目的的随波追流,没有人知道这一叶扁舟要去哪里?

尽管没有人知道它是否能挡得住狂风暴雨半途倾覆,但却依然有很多人愿意为之欢呼喝彩,他们为何欢呼喝彩呢?x33

量力而行不容诟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总是更能得到(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