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他们笑弯了腰,还不忘拍手叫好(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77 字 11个月前

桓崎的锥形阵,其实名不副实。

锥形阵需要两翼强力灵活,与钩形阵相似,也是多由骑兵构成两翼,但是秦军主力多为步兵,骑兵原本就少之又少,这些时日又吃了大多数战马,因此除了少量骑兵,只能由步兵填充两翼。

秦国锥形阵的布置虽然前锋锐利,但也因为骑兵稀少,而产生了一个极大的缺陷,那便是两翼不够灵活,无法扩大战果。

如果是旁人,或许看不出此阵的破绽,但桓崎偏偏遇到了徐福,偏偏徐福又曾在云梦山藏书洞看过有关锥形阵的详细构建图鉴,对锥形阵构成,颇有了解。

徐福在赵军后阵观看秦军逐渐聚拢形成的阵型,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不由暗叹一声,似乎是惊讶桓崎的决然,又似乎是在替桓崎的决然,感到遗憾。

在徐福看来,桓崎如此布阵,看似坚不可摧、锐利难当,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

如此阵型对抗赵军骑兵,称之为羊入虎口亦不为过,反观赵军所部署的钩形阵,如果能够抵挡住秦军的第一波突击,那么整个秦军将全部陷入赵军的夹击之中。

赵军要做的,就是削弱秦军的兵锋,继而切开秦军外表的一层坚硬外壳,那么露出来的,便是整个秦军最为柔软脆弱的心脏。

这与杀牛宰羊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加简单。

话说回来,赵军阵型也不是没有漏洞,赵军的漏洞便在于,被徐福安排在最前方的赵军最弱的步兵方阵,如果赵军前阵步卒韧性不够,不足以挡住秦军锥形阵的锋芒,那么秦军的锥形阵便能顺利穿透赵军的步兵方阵,直面统帅所在的后阵。

在秦军最精锐的步卒面前,后阵的赵军或许能抵挡一阵,但绝对没有办法支撑太久,而两翼本是为钳制秦军而去,安排的位置过于靠前,真到那时,是否能及时回援,没人可以确定。

一旦赵军后阵失守,统帅的安危受到威胁,那么两翼不得不被迫回援,钳(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