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李牧另辟蹊径,从始至终计算的,只有他一个人的人心(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81 字 11个月前

桓崎终于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所谓的最好的选择,其实都是李牧做出来给他看的;所谓的最好的选择,也只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他做出决定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

他向来以计算周密而自信,却从未想过一个人能够计算至如此精细的程度,他与李牧相比,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他计算的是战局,而李牧另辟蹊径,从始至终计算的,只有他一个人的人心。

在秦军将官士卒看来,秦军似乎是什么都没做,就已经陷入了极端被动的境地,秦军将官士卒心里都很清楚,战事拖得越久,对秦军越是不利。

现在一眼便能看到结局,他们已经没有了起初时的斗志,既然已知无法战胜,又何必在此忍饥挨饿?

如此一想,更是归心似箭,然而主将桓崎还抱着一线希望,他不想无功而返,桓崎现在还有什么可依仗的呢?

桓崎还是想等一等,因为秦国不会眼睁睁看着一支大军被困于此,定然会派出援军,一旦有援军打破此间僵局,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大军停留在中人城下,每日消耗巨大,往常每日都有粮草送来,倒不觉得什么,桓崎也不用费心,而如今已经再无补给,桓崎算是一支孤军深入赵国腹地,以战养战之策,也未能奏效,首要方案未能实施,制定其它方案也未能完全达成,那么桓崎期待的援军,此时又是如何情形呢?

南路杨端和进攻番吾,陷入焦灼,赵人得知秦军西路主力被困滹沱河北,越发坚定了抗秦的意志,虽然杨端和得知桓崎陷入被动,当机立断改变原定战策,奋力摆脱番吾挥军北上与桓崎汇合,然而番吾赵国军民,竟然不顾一切开始向秦军反击。

赵国的军卒不再避战,赵国百姓不再躲藏,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用血肉之躯建造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城墙。

南路秦军,就这样被赵国军民死死拖住,难动分毫。

再说王翦,他在井陉陷落之初,便已经

x33(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