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我之所求,便是请将军放弃云中城(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98 字 11个月前

李牧迟疑片刻又说:“然自赵置北三郡,秦赵交锋亦并不少见,秦国从未打过北方三郡的主意。”

“此地边远脱离中原,因此如此富庶繁华亦不被中原诸国觊觎,这是在秦国获得全部上党之前,而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秦国已经攻下赵国南方多处要塞重镇,秦赵形势骤变,当此之时,将军以为秦国会如何选择?是继续发兵攻邯郸,还是暂且撤兵?或是图谋别处?”

李牧当即摇头说道:“秦虽强,亦多次大败赵国,然赵国国力尚存,且近年已有兴旺之势,况且邯郸城防坚固,秦军攻邯郸的时机并不成熟,秦国虽得赵东大部上党高地,但依然没有对邯郸完全形成三面围困之势,若此时秦攻邯郸,危机时刻,赵国王庭依然有足够的时间向北迁徙,如此纵深之下,秦国无法短时间倾覆赵国,两国便会陷入长久僵持,一旦两国国战陷入长久僵持,于两国无益,倒是让别国坐山观虎,白白收了渔翁之利,在下以为,秦军已得上党,其目的已然达到,暂退为宜,否则即便秦军硬攻邯郸,必是旷日持久,必定伤亡惨重,如此亦不利于秦军接下来继续东出征伐他国,秦王断不可能如此愚蠢。”x33

李牧所言有理,徐福一笑说:“将军既然早就想到了,赵国若是不敌,王都便会向北迁徙,那么秦国也会想到,如今赵国邯郸已经是在秦军的兵锋之下,秦军占据绝对的主动,在绝对的主动下,秦军便有更多的选择。”

李牧说道:“云中城之于赵国重要,但对于秦国而言,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秦军攻伐赵国,最好的选择其实并不是赵国的北三郡,在下以为,秦王不会进军北三郡。”

李牧如此说,徐福并不失望,也不气馁,反而觉得自己说服李牧的成数,再多了两分。

徐福说道:“将军是否在想,秦国最好的选择是由上党而下,将赵国南北拦腰截断,如此不仅能对邯郸形成三面围困之势,亦能阻断赵国南北之间的联系。”

徐福此言一出,李牧更是对徐福刮目相看,这般想法竟是与他(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