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为何一定要置蒙骜于死地(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411 字 11个月前

徐福微微点头,于帐下就坐,此战大局已定,只是细节尚且需要斟酌。

此一战虽然战胜,却也多有勉强,秦军纵然失了尧山,却也还有一战之力,而赵军战损之重,更是超出了先前预料,因而庞煖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对待蒙骜。

徐福坐定后说道:“当此时,赵军可让出其归秦路线,放蒙骜进太行山。”

徐福话说一半,立刻便有将领反驳。

“先生何意!秦军已是强弩之末,为何还要放虎归山?末将以为,大军应当即刻围攻都山!”

庞煖挥手制止那将官道:“先生知我秉性,不忍将士无谓流血牺牲,所以才放蒙骜进山,其实围攻都山未尝不可,相较于放蒙骜进山却是之策。”

那将官不服道:“末将不明白,秦军一入太行,犹如蛟龙入海,再觅其踪迹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过太行山便是秦境,我等如何再追?”

“尧山之役诸位都看的分明,几乎耗尽我赵国两万精卒方才拿下,蒙骜今日之神勇诸位也亲眼目睹,若是强攻都山,势必损失惨重,诸位不要忘记,相对于蒙骜而言,我军兵力占据优势,可是成蛟的十万大军还虎视眈眈觊觎邯郸,我军应速战速决,绝不可拖沓,穷寇不追也罢。”x33

前次庞煖因势利导,推翻徐福先攻成蛟之策,眼下,庞煖又推翻徐福务必歼灭蒙骜之策。

并非庞煖不信徐福,而因二人所求不同,庞煖更加看重眼前的得失。

庞煖不解释,徐福也不需要庞煖解释,这便是二人之间达成的某种默契。

此战就此落下帷幕,众将领命各自回营,准备天明时拔营南归。

待众人散去,庞煖一改方才豪迈说道:“先生恕罪……”

徐福摆手道:“将军当真要放蒙骜?”

庞煖神色凝重道:“弟子此来冒险,不如此,恐怕多有耽搁,赵军再战,恐怕更多伤亡。”

一战毙敌两万余,亦算得上大胜,似乎没有必要再继续追击,况且南方还有成蛟军威胁邯郸,庞煖之忧无可厚非。

徐福突然问道:“成蛟军可曾东进?”

庞煖回答:“不曾挪动(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