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见微知类(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98 字 11个月前

年轻人的通病是马虎、大意,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却能如此细致入微。

其实细致很容易做到,鬼谷子常说:“察其事,论万物,别雌雄,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大意是——一个明智的人,需要根据细微的征兆,去推知潜在的重大事件。

徐福耳濡目染,就算天性愚钝,多少也总有受益,因此徐福自然而然见微知类。

凭空想象不能见微知类,而是根据诸多事实为证,加以揣摩推算,才能见微知类。

这就像是将一件极小的事做到极致,便能得到非凡的结果。

赵王细想片刻,若当真如徐福所说,一旦主力成蛟战败,那么蒙骜的确也无再南下的意义了,况且有李牧在旁牵制,蒙骜也不敢轻易南下。

兵贵神速,允许赵王做决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需要当机立断。

“如先生所言,成蛟为秦军主力,与之作战,何以战胜?”

“成蛟此人未经战阵,且年轻气盛,因此对付成蛟就简单的多,略施计谋便可轻易战胜。”

“话虽如此,但成蛟麾下秦军,依然远远强于我赵军,胜负何以料知?“”

“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定也,此其道术行也,柔胜于刚强,故积弱可以为强。”

赵王嗤笑一声,以为徐福只有雄辩之才,而无实操之能,也就到此为止了。

徐福复又解释说道:“主帅的才能决定了军队的整体战力,古往今来,以少胜多亦不在少数,况且赵国此战有庞煖将军统帅,倾尽全力并不弱于成蛟所率秦军,只要赵军不两面作战,与成蛟一战当可应付,并且能战胜。”

赵王又沉默不语,这些终究是空话,鼓舞士气尚可,却不能让人信服。

赵王不再问,怕是再问,也难有满意结果。

他的目光望向站立旁侧的几位赵国重臣,如此重要的决定,他不敢太过轻率,此前他都不曾询问过他们,然而现在是做出决定的时刻了。

此时有一人从队列中迈步而出,轻蔑的看了(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