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取舍之间(1 / 1)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367 字 11个月前

言谈至此时,徐福与荀子已甚是投缘,场间的气氛也发生了变化,荀子为人本就亲和,没有话题隔阂,徐福与他就像多年的好友一般无所不谈,只是不能再谈“使命”。

徐福与荀子闲聊几句,徐福问道:“夫子方才说到秦齐,敢问若是一旦秦齐开战,谁战胜的机会会更大?”

荀子语气肯定的说:“齐必败!你认为呢?”

“在下与先生看法相同。”徐福说:“那么齐国可有破解之法?”

“齐国战不可,不战亦不可,摆在面前将是极其被动的局面,齐国需要先做两件事,其一,早做布防,备足粮草军械;其二,加紧联合赵国楚国。如此,方能勉强不败,倘若能侥幸战胜,可保六国十年安宁,不胜,则秦国势必摧枯拉朽,六国恐朝不保夕。”x33

“只怕齐国国君目前已被眼前小利迷失了心智。”

徐福说着,荀夫子似乎无所不知,甚至自己心中想着什么他都知道,他刻意将话题引导至此,便是他此行真正的目的。

他知道自己这般一说,荀夫子一定就明白了。

荀子笑说:“我知你心事,会尽全力劝谏齐王。”

“夫子相助,学生铭记在心。”

荀子点头说:“食君之禄当为君谋,此也是老夫分内之事,我说与不说,在于我,他听与不听,我却管不得,我今日便呈上谏策,将其中利弊一一告知,就看齐王如何选择了,只不过……齐王若是被眼前利益蒙,你若要改变现状,恐怕还要再做打算。”

荀子欣然应允,徐福心头沉重舒缓了不少,无论如何他此行的目的已达到,他同时也听进了荀夫子话尾的提醒。

如何打算?

尽管荀子答应相助,但是前路还是迷茫未知,这一切取决于别人的选择。

琳琅的命运,乃至天下未来的命运,都随着时间前进的车轮而扑朔而迷离。

徐(http://.suya.cc/67/67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