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救人(1 / 2)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661 字 11个月前

答应了老农给村里人看病,徐福琳琅二人在村中安顿下来。

老农早已放出风声,开始还只是本村的村民前来看病,因为不收诊费,因此很快便在周遭小有名气,后来方圆百里都有人络绎不绝来。

徐福在村口的大树树荫下放了一张宽大的粗木桌案,桌案上放着笔墨和一片一片散落的竹简,这是要开方子用的。

他们没有太多钱,不够施舍,开了方子,药还需要病人自己去买。

徐福坐在案前,一袭蓝布青衫,颇有些乡野医师的样子。

乡野医师因有一技之长,大多骄纵蛮横,且收取的诊金也不少,能不能治好病又是没谱的事。

徐福大大不同,他与乡野医师最大的不同是,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刻薄,也没有任何谄媚之色,对任何人的态度都一样。

他的面色总是平和礼貌,显得很是安静。

安静的看病,安静的说话,连走路那东西都不急不慌。

这就是现在的徐福,他是在做一件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所以他很认真,也很虔诚,仿佛他不是在替别人诊病,而是那些人在替他诊病一样。

琳琅就在徐福的旁边,她的眼中只有徐福,她的目光里有柔情似水,也有自豪骄傲,因为他的光彩就是她的光彩。

这几日徐福接触不少村民,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力壮的人大概都进了军营。

来看病的人大多没有什么疑难杂症,皮外伤骨折之类的占多数,琳琅和小月儿打打下手,整日虽然忙忙碌碌,徐福倒也觉得充实,也还能够应付得过来。

此间大多患者如老农所说,是因为没钱看病,以至于小病拖成了大病,甚至因为小病未能及时诊治而丧生的也大有人在。

天下大乱已久,身逢当世,人命如蝼蚁草芥,像这样的例子,在七国大概比比皆是吧。

徐福有时感叹,这天下真该有人来治一治了!可是,谁有医治天下的方子呢?

徐福治好了很多人,这些人后来都背着筐,送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自家地里的蔬菜,也有自家做的小食,几乎都是一些吃的东西。

这个世上没有比送吃的更能够表达真挚的心意了,因为食物是生存下去的必需品,也因此没有什么比吃的更加珍贵。

的确,他们既然看不起病,又怎么会有多出来的余粮呢?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将自己的食物送给徐福,以此来表达感谢之情。

他们都是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