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1 / 4)

一刀倾情 安喜县尉 1598 字 2023-05-18

司徒桥和清风道人、厉秋风三人说起昭陵、乾陵、永泰公主陵,以及钟繇、王羲之等人的姓名,群豪大半倒是稀里糊涂,不知道三人在说些什么。刘涌久居华山,在陕西境内,距离这些地方不远,是以对于三人所说的事情大半明白,只是其中的细节却也并不十分清楚。至于慕容丹砚,钟繇、王羲之的字她临摹过,兰亭集序的抄本却也见过。至于什么昭陵、乾陵却没有听说过。永泰公主之名,更是第一次听到。是以她瞪大了眼睛,眼巴巴地望着厉秋风,只盼他为自己解释,免得自己一头雾水。

此时寒气兀自不断向大殿内涌入,大殿右侧的火球也越来越大,火焰大半变为蓝色,火苗呼呼作响。厉秋风心下焦急,虽然知道慕容丹砚的心思,只是此时哪还有闲暇细说。何况他虽然知晓这些人名,只不过所知也不甚多。

司徒桥知道群豪大半肚子中墨水不多,正是卖弄自己学识的大好机会。当下双手一背,在地上踱了几步。只不过此时身前寒气逼人,背后火焰灼热,他踱步的范围有限,不能随意挥洒自如,未免有些遗憾。

只听司徒桥说道:“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确是世间无价之宝。故老相传,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文友、亲族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聚会于山阴之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以蚕茧纸、鼠须笔乘醉作序,计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字。酒醒之后,他又重写了数百遍,却均不如醉中所书。王羲之一声长叹,掷笔于地,将那醉中所书的兰亭集序拿在手中,连称这副字为自己最得意书。自此之后,王羲之视兰亭集序为王家传家之宝,死前留下遗嘱,此书绝对不许离开王家,须得代代相传。只是兰亭集序传到王家第七世孙时,这人不知何故出家为僧,法号智永。

“智永和尚出家之时并未娶妻,身后自然没有子嗣。他倒是一个洒脱之人,圆寂之前,将祖传的兰亭集序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却也是一个识货之人,得到兰亭集序之后也是视若珍宝,秘不外露。其时已是大唐初年,李世民尚未登基称帝,被封为秦王。他喜好王羲之的书法,虽戎马倥偬,军务繁忙,每日闲暇之时,也要临习王羲之的字。他对兰亭集序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是一直没有找到。

“古人说的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李世民身边亲信之人知道他的心思,个个都想将兰亭集序弄到手中,好献给李世民,换一个锦绣前程。后来打听到兰亭集序落在辨才手中,李世民三次召见辩才,欲以重金求得兰亭集序。辨才将兰亭集序视若性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