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结果(1 / 5)

汉芯事件的结局要比原时空好得多,不仅陈进一个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牵扯到这件事里的院士和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都被追究了相应责任。

尤其是深度参与其中被陈进留下录音的院士们,从学术身份到行政身份被剥了个一干二净。

这次事件过后,让大多数网友拍手叫好。

“还是得周新才能做到这个程度,过去那些学术**现象,最终他们受到的处罚和获得的利益完全不成正比。

在这么轻的惩罚下,但凡是会算数学期望的学者们,都会面临学术造假的诱惑。”

“最终还是得靠周新紧急进京和上面达成一致,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让有些人因此嫉恨周新。”

“肯定会啊,之前学术不端大多只是被警告,现在要连带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次连院士们都开了这个头,更别说其他的普通大学教授了。

本来刑不上教授,现在院士和普通人同罪,把他们的特权给扒了,周新不被嫉恨才怪呢。”

“是的,更别提学术道德委员会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能够跨过学校直接给予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处分,更别说针对学术不端,专门设置了举报邮箱,由周新成立的公益机构和学术道德委员会共同监管。

学术道德委员会可能会有问题,但是周新肯定不会放任这种行为。”

在燕京和大佬聊过之后,学术道德委员会有了具体的处罚权,同时设置的举报邮箱权限同时掌握在学术道德委员会和学术监督委员会手里。

后者是由周新出资成立的机构,只有检验和监督的权力,也就是对举报结果进行验证。

周新一来先把老罗和方舟给找来,这两人都属于喜欢闹腾的,在还没魔怔之前,方舟是搅屎的一把好手,正好他们也喜欢在媒体面前露脸。

方舟被邀请加入学术监督委员会是因为他名气够大,在汉芯事件中进一步把自己学术打假的名头给打响了,被邀请很正常。

老罗则是自己嗅到了机会,一边在新东方任教,一边来新成立的学术监督委员会应聘。

因为是周新成立的机构,而且是拥有实权的机构,一定会被无数人给盯上,一旦出现问题,绝对是众矢之的。

所以周新亲自负责每个人的入职筛选,他看到老罗简历后,意识到这也是一把好刀,到时候不一定是老罗和自如电视辩论,变成老罗和学者辩论了。

周新对这个结果已经比较满意了,能够拿到举报邮箱,也就意味着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