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正国本(卅五)开诚布公(二合一)(2 / 10)

大明元辅 云无风 4189 字 2023-05-08

小就和颇为英明的魏明帝曹睿交好,又与曹魏老臣集团关系密切,而且在高平陵之变前的几年间他能一直压得司马懿不断让步这几点看,就能说明此人并不简单。

在两人共同辅政之初,两人已经开始了交锋。曹爽的第一步是表示自己尊重司马懿老前辈,认为自己不足与司马懿并尊,因此尊司马懿为大司马,坚持让司马懿在官职上高自己一头。

但还没完,这个议题刚被抛出去,曹爽又同时操纵舆论说这个大司**职位太不吉利了,前几任大司马全部死于任上,因此再给司马懿提高一位,尊为太傅。

由于在当时的**体系下,太傅的级别实在太高了,从来都是虚职,所以您司马老前辈就别掺和具体的工作了,这实在有失国家体面。于是,司马懿被高规格的挤出了尚书台,也就是丢掉了具体行政事务的决策权。

不过,此时司马懿还有军权在手,依旧统领一半禁军。此时曹爽怎么做的呢?他给了司马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萧何故事等一系列权利,甚至包括他家婚丧嫁娶由国家掏钱等。

这还不算晚,又以其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等。司马懿又不蠢,自然各种推辞,但是没用,最终只能让子弟官不受以示低调,硬生生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两年后,孙权四路伐魏,这给了六十三岁的司马懿缓一口气的机会,他主动申请主持对吴作战,以保证自己“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的权力不被曹爽找茬夺走。结果司马懿还没抵达战场,吴国军队一听他来,直接吓跑了。

又过了没几年,曹爽已经一步步将中领军(负责宫城防务)和中护军(负责宫城之外的京城防务)分别安插了自己的两位弟弟。至此,京师防务已经尽在曹爽之手。

录尚书事,这是行政决策权;京师全部兵权,这是保卫权力的基础,并且由于全国高级将领的家眷子嗣几乎都在京城,因此还对全国将领的忠诚保证拥有极大优势。

此时,司马懿在权力中枢的战争中实际上已经落败,他这几年里还能干的事就是出兵平叛、出兵把来犯魏国的敌军吓退等等。

然而,曹爽把持朝政四年之后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接替司马懿镇守关中的老臣赵俨坚持退休。曹爽无奈,只能把表弟夏侯玄派了过去接任,而夏侯玄本来的职务是什么?中护军。

于是这一次司马懿果断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