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宫里宫外(圩七)联手劝阻(二合一)(2 / 11)

大明元辅 云无风 4701 字 2023-05-08

他还是能完成得游刃有余并且波澜不惊的,只是因为这次考试中有张居正的儿子参加,于是变得与众不同了。

身边的同僚担心沈一贯不知内情,还特意偷偷地告诉了他。结果此时的沈一贯还是有所坚持的,于是竟然佯装不知,表现出了足够的公正和严厉,丝毫没有为首辅的公子开绿灯。

这里就得说说学派问题,理论上来说,张居正也是实学派的人,而沈一贯作为心学大本营之一的浙江士人,在他还没有深受官场影响之时,对张居正不以为然也不足为奇。

当然,即便沈一贯不配合,以当时张居正的权势和地位,为儿子搞到进士的录取通知书完全是易如反掌,有没有沈一贯毫无影响!

事后,自知得罪了张居正,沈一贯也不去辩解,更没有去攀附,反而有些负气,决心辞官回乡。谁知,他正打算上疏请辞之时,竟意外的接到了升职的通知,虽然依旧只是一个闲职,但毕竟在品级上是提升了。

张居正当时没动沈一贯,或许是因为太忙,也或许是认为这种小鱼小虾并不值得他大动干戈,但无论怎么说吧,没动他就是没动他。

时间来到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过世。依照大明祖制,张元辅必须辞官归乡为父守孝三年。客观的讲,如果以当时张居正的权势地位来看,他在三年后复出重新担任首辅也是手拿把攥的事,没有太大难度。

但是,许多的改革举措都是刚刚起步,而且已经遭到了顽固派的抵制。如果有张居正亲自压阵,那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波折,但如果张居正离开内阁三年的话,他的那些改革就极有可能会中途夭折。

有鉴于此,张居正并不愿意离开内阁归乡守制。在这件事上,即便高务实重新审视历史,也不认为张居正单纯就是恋权,他不肯丁忧,应该于公于私的因素都有。

在此背景下,张居正只好事先征得李太后和朱翊钧的同意,违心上演了一出自导自演的“夺情大戏”,共分七步:

其一,张居正主动上疏请辞,要求为父丁忧;其二、李幼孜等人上疏,提请朱翊钧为张元辅夺情;其三、朱翊钧下旨夺情,拒绝张元辅辞官;其四、张元辅婉拒夺情要求,坚持要为父守孝;其五、太后降下懿旨,再次要求张元辅夺情;其六、张元辅勉强同意夺情,但须请假操办丧事;其七、料理完丧事,张居正返回内阁继续上班。

而就在张居正上演夺情大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