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宫里宫外(卌四)宸翰与意外(2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62 字 2023-05-08

如果朝廷用的礼仪较高,**安定的可能性就较高,反之就有辱朝的嫌疑,没准会埋下隐患。但问题在于大明朝廷作为天朝上国,又不好随意拔高礼节。

这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其一,随意拔高礼节本身于礼不符,不该是上国该出现的“失误”;其二,众所周知大明朝对藩属国居高临下惯了,这么做严重不符合大明朝廷一贯的调性;其三,如果对**的恭顺王拔高礼节,那万一蒙古的顺义王对此表达不满,大明怎么回答呢?

哦,人家**被区区倭寇打得差点亡国,只是因为号称小中华,你就对人家高看一眼。我右翼蒙古忠心耿耿三十年,为你提供良马,随你大战数场,动不动就出兵数万骑为你流血流汗,到头来你居然轻视于我,天下间哪有这般道理?

所以说礼仪绝非小事,必要的重视是应该的。不过这件事的商议最终还算顺利,大体上的结果就是一应礼仪按照规矩来,但为了表现对**内附的欣赏与安抚,原本只需要礼部尚书出面迎接几位王子的规格,被提高到由赵志皋领衔。

赵志皋在内阁其实并不分管礼部工作,礼部本来是首辅王家屏负责的。但问题也在这里,王家屏作为首辅,如果他领衔去迎接王子……这个面子就给过头了。就算真有需要首辅出面迎接的人,那也只能是李昖本人到了才可以。

过了一会儿,辅臣上贺表的赏赐来了。皇帝赐诸辅臣烧鹅、卤牛肉、时蔬并御酒,又赐诸辅臣宸翰各一幅。

其余辅臣所得宸翰均为四字,一幅。高务实所得的宸翰却有些不同,算起来应该是两幅,或可当做对联。上联是“尔惟盐梅”,下联是“汝作舟楫”。

这两句都出自《尚书·说命》: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如作羹汤,你就做盐和梅。”盐、梅指的是国家所需的贤才。

“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意思是“如渡大河,要用你作船和桨。”这一句其实完整点说应该是“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而这两句的前一句出自商汤对伊尹言,后一句是武丁对傅说言。商汤、伊尹名头够大,不必多说。武丁、傅说名头可能没那么响亮,可以解释一下。

商帝武丁即位后,想复兴殷国(殷即商),可是没有贤相。于是他把政事交给冢宰,三年不言,以考察国家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