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朝归倭附(卌八)一镇之兵(1 / 5)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182 字 2023-05-08

>

堺港驻扎的所谓“明军”当然不是朝廷的经制之军,而是北洋海贸同盟——或者干脆说就是高务实的私军,也就是京华的“武装家丁”。

堺港驻军这件事,当时是丰臣秀长和罗远谈下来的。一开始是丰臣秀吉要求海贸同盟必须在大坂成立日本总部,这样才能将九州水晶楼和关东(三崎城)水晶楼的牌面压下去。由于有高务实的授权,这个条件罗远答应了,但他表示海贸同盟有自己的规矩,水晶楼所在地是必须由海贸同盟自行负责防务的,因此要求驻军。

既然要驻军,那海贸同盟日本总部显然就没法设在大坂城了,于是丰臣秀长提出设在离大坂城很近的堺町。

堺町虽然因为丰臣秀吉要求各大商户都往大坂迁徙,但最终堺町的大商家们一般都选择“做加法”,人口流失倒也不算很大。所谓“做加法”,就是说他们一边奉命去大坂建立商屋,一边也不愿意放弃堺町这个“根本之地”。

于是,以海贸同盟之实力,一旦入驻堺町,当地因为被分出一股力量而稍微有些衰退的情况立刻就会改变,繁荣起来还是指日可待的,因此这一条罗远也答应了。

不过接下来,双方就驻军问题扯皮了一段时间。一开始的时候,罗远表示会将驻军控制在“一万以内”,但丰臣秀长大吃一惊之余,果断表示了拒绝。

他认为一万大军实在太多了——可能明人觉得一万不算多,但一万军队在日本那是真不少。这可以打個比方:日本侵朝之战虽然对各大名出兵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如果取个平均值,大抵是按照各家领地每一万石出兵300人来计算的。

如此,以岛津家为例,他们应该出兵13470人。不过岛津家宣布臣从丰臣秀吉之后,秀吉一直想要通过拉拢岛津义弘来分权岛津义久,对于岛津家格外宽容。

于是,秀吉明面上先给岛津家放宽到了每万石出兵250人,也就是总计应该出兵11450人,后来又批准岛津家留守名护屋一千余人,如此就只需要实际出兵一万。最后还自己给“坚定追随太阁”的岛津义弘补齐了缺口,结果岛津家实际只出动了三千多人便达到了要求。

当然,有些家族就没这样好运,比如长宗我部家。他家原本几乎统一了整个四国,结果因为对抗秀吉,在秀吉“四国征伐”征伐之后被剥夺了后期所有征服的领地,只剩下土佐一国,石高9.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