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剑指东瀛(圆六)大明皇家军事学院(2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21 字 2023-05-08

>

综合来看,在火力密度层面,哪怕**军兵力优势巨大, 实际上却反而不如明军。

对于火力密度的这些问题, 高务实曾经与戚继光细谈过,而后来戚继光在讲课时又对参与培训的将领做过更加细致的教学。

说到教学,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件事。戚继光在数年前南下震慑漕军骚乱之后回京,受到一番表彰,然后因为任职期满上限,便卸任了禁卫军司令一职,旋即改任当时新建立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首任院长。

这所学院是在高务实的推动之下成立,说起来当时为了推动这件事,高务实还很是费了些心,因为整个朝廷的舆论都对此不怎么支持——确切的说,“不怎么支持”的是实学派,其他官员对此几乎都持反对意见。

中国从来没有军事学院这种传统,指挥作战这种事虽然在诸子百家时代就已经有了相应的“兵家”,但那是作为学派存在的,其在理论上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学习的。

即便要说传承,那多半也只是家庭传承或者说家族传承,此外除了鬼谷子曾经教出庞涓孙膑两名杰出弟子算是有点“师门感”之外,少有军事学院性质的存在。

在高务实穿越前的时代世界各国基本都有各自的军事学院,学院数量因为国家大小强弱而不等,而这些军事学院的共同起源则一般都认为源出欧洲。

同为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为什么中国不是军事学院的发源地而欧洲却是?当然是因为双方面临的社会现实不同。

军事学院通常被视为“大学”的一种,而大学在阿拉伯世界出现得非常早,后世已知最早的大学——位于摩洛哥的卡鲁因大学创立于859年,最开始是一座用于讨论学术问题的QZ寺。

百余年后,埃及人在开罗建立了爱资哈尔大学,这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大学,也是最早为学生授予学位的大学。

后来,欧洲人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受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回国后也在教会的影响下创办了他们自己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后世耳熟能详的高等学府相继在11世纪至12世纪建立了起来。

而相比于这些主要教授艺术、神学、法律、医学的一般大学,军事类院校的发展则要晚得多,这主要是欧洲当时的军队组织形式决定的。

公元8世纪,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其最有效的国家暴力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