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剑指东瀛(卌六)张万邦的霸气(2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78 字 2023-05-08

就直接全军覆没了。

这个问题差不多就是高务实在火器化改革中最着重强调的“火力密度”问题。火力密度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武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所发射出的弹药的数量的多少。发射的弹药数量越多,火力密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不过这里需要接着看戚继光接下来认为当时明军火器化部队火力密度严重不够的其他原因,也就是装填问题。

戚继光说,士兵在阵前大抵都是很紧张的,这时候弹丸(即他说的铅子)和枪口大小不一、歪歪斜斜,因此士兵往往装不进火药,或者装不到位,以及装入的弹丸没能扎紧,一旦枪口下垂还能顺着枪管流出来,亦或者装完之后引线又装不好,导致灭了火等等情况。

这些情况虽然说起来都是意外,但实战中其实非常常见,于是严重影响作战。在这个基础上,再叠加火枪手射术不佳,或者虽然击中敌人但没有命中要害等等情况,当时的纯火器化部队实战效能非常堪忧。

万历二式的出现在解决以上问题中带来了质的飞跃。它采用燧发式发火方式,直接免除了装引线(即火绳枪的火绳)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而纸壳定装药的采用又大大降低了装药的难度,极大提高了装药成功率和合格率,并且提高了装填速度。

可以说,京华万历二式的水平即便往后再推一百年,那也完全不会过时。不过,这并不是高务实拖了二十年还没“指导”出新一代**的原因。

之所以拖了这么久,实际上并不是出在高务实对下一代**的指导思想上存在问题,而是在“制式化”这个他一直以来都很强调的问题上出现了问题。或者换句话说,是有些事情它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沉淀。

什么事?培养新一代的、拥有新思维模式的先进工匠,这批工匠不仅要能吃透前人的技术,还必须熟练掌握新的度量衡使用。

什么叫新的度量衡?就是高务实一直想搞的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因为他觉得用大明现在的标准很难搞出高精度的制式化。

新搞一套度量衡显然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他还不便从国家层面来改革这一问题的情况下,因此他需要京华工匠学堂培养一批一批的新学生,让这些学生在后续的工作中将这种新式度量衡广泛推行开来,直到形成军工体系中的实际标准。

什么叫一流企业卖标准?这TM就是了。

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