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平倭(十)京师插曲(2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362 字 2023-05-08

将近八百石,马匹一日用豆量则近九百石。

眼下各处粮船、粮车正逐批运往**,**当地也在尽力筹措,但由于此时天寒地冻,仍难齐大军每日所需,故战事若拖延日久,恐怕于我不利。”

周咏称赞道:“吴阁老所言极是,大军粮草情况确是如此,吴阁老对军需粮草一事如此关心,实乃官兵之福。元辅,两军对战必时刻谋划周全,若一时不慎便可能会使全军溃败,而目前尚无战机,不可轻易出战。

眼下最新的战报是宋应昌及李如松已命杨元镇守平壤,防控大同江;李如柏镇宝山,查大受守临津,互为声援;祖承训镇守开城,兵分四路,稳固后方。好在粮草军需仅是押运稍慢,我也将再遣专人于各地沿路督导,同时联系了海贸同盟在海运事宜方面予以协助。”

王锡爵这次倒表示认可,道:“我赞同本兵之见,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具体如何行事还是交由宋应昌决断为好。当务之急应是军心稳定及军需供应,而后可再寻战机。若能尽早结束战事,班师回朝,天下安定,也好省下钱粮应对西南乱事。”看来在王锡爵眼里,也是内乱的优先级更高。

吴兑同样附和提议,道:“王阁老所言也是天下臣工、黎民百姓所盼。我看内阁也需给宋应昌回个信,明确告知其朝廷意图、内阁意见,从大局着眼,必须尽早歼灭倭寇,收复**全境。因此,若有战机,不得延误,如有所需则火速上报朝廷。”

申时行转而向蹇达询问:“倭寇狡诈,生性残忍,若不能击敌要害,必难速攻得胜。听闻倭寇所持鸟铳威力不弱,且倭军有半数持此火器,我军所长者则是火炮众多而骑兵更雄,我看扬长避短也能在战场之上减少伤亡,不知少司马有何见教?”

蹇达答道:“我军火器总体皆占优势,只是倭寇相对精于火枪,在火枪上与我差距略小而已。至于火炮及骑兵,则正如首辅所言,是我军大胜倭军,这也正是李如松出兵之时一举夺回四道之根由。”

周咏听罢则补充道:“蹇公所言不虚。首辅明鉴,我军此次不仅远近火器皆胜倭寇,且携带了大量旧式火器,可以发挥余热,这些火器虽然已显老旧,却适用于北兵突进作战,仍有可用之处,实在不行也可作为援助下发**军中应急。

另外关于南北之争,实则南北兵各有所长,此次选调皆是久经战阵磨砺之精锐,从战报来看,倭寇野战即便集中数倍兵力也万难胜我,因此只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