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5章 北伐(二)(1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319 字 2023-05-08

>

针对柯尔特左轮**的技术指点?

高务实觉得有点头疼,要说左轮**的基本构造,那他的确能够指点指点,因为这玩意的技术原理着实不难,构造本身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也差不多是一看就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技术指点一定能转化为生产,尤其是量产。

怎么说呢,就好比后世有个著名的梗,迫击炮。迫击炮这玩意儿的原理贼拉简单,但那么简单又那么好用的的一件武器,却并不是搞清楚原理就万事大吉的,只要你造不出无缝钢管,就永远只能望着图纸干瞪眼。

相对于迫击炮来说,左轮**的制造难度的确要小一些,但眼下的京华能不能干出来那也不好说,不仅左轮**,整个“**”家族的制造难度其实都不算小,尤其是量产——偏偏高务实是最重视量产的,如果一件武器做不到量产,按照他的习惯一般都不会考虑投产,何况现在考虑左轮**是根据骑兵需求来的,又不是只配给内务部的警卫。

其实说起来,欧洲原始的**出现还挺早,在14世纪就出现了,当时是一种单手发射的手持火门枪,15世纪后发展成火绳**,随后被燧发**所取代。不过到此之后的进步就很缓慢了,直到19世纪初才出现了一种击发式后装弹多枪管旋转**,也就是左轮**或说转轮**。

后世一般认为转轮**是美国人塞缪尔·柯尔特于1835年发明的,因为在1835年10月22日,柯尔特获得了专利号为6909号的英国专利,其专利产品就是转轮**。

当然,柯尔特其实并不是转轮**的最早发明人,因为在英国白厅皇家联合部队的博物馆中,就珍藏着一支1650年前制造的打火转轮**,其口径为12.7毫米,枪管和转轮均为铜制。

不过,人们还是普遍认为柯尔特发明的转轮**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转轮**。

实际上,在火绳枪和燧发枪时代,就出现过多种原始的转轮**,但需要用手拨动转轮,使用非常不便。当然,这种早期转轮**也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使用安全等优点,按理说高务实现在并非不能考虑。但他还是觉得,本身转轮**就并非一种结构复杂的武器,如果真要搞的话,又何必非要先弄个“原始版”,基本结构上来个一步到位不好么?

在柯尔特获得专利之前的1818年,美国人科利尔等三人其实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