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8章 战争序曲(一)(2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22 字 2023-05-08

,北抵黑龙江。

昔元太祖削平西北诸国,建王、驸马等世守之,为蒙古所自出。科尔沁始祖曰哈布图哈萨尔,乃元太祖弟,此后科尔沁各部皆其裔也,而此番咏与大司徒所议之科尔沁,乃是其中嫩江科尔沁部……”

周咏这些年的辽东巡抚和蓟辽总督还算没有白干,对于算不上寇边主力的嫩科尔沁部算是有些了解,不过他的解释还是不太详细,当然也可能他只是认为高务实这一问不过是怕他根本不了解嫩科尔沁的情况,自己只要表明一下曾对其有过关注就够了。

事实上科尔沁上溯始祖,至少应该提到所谓的内扎萨克八部,此八部为:科尔沁、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拉特。

这八部之始祖为哈撒尔,是也速该的次子,也就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从少年时代起辅佐成吉思汗,为“蒙古共同体”的形成和大蒙古国的建立立下了极大的功勋。成吉思汗曾说:“有哈撒尔之射,有别里古台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

当然现在不必多谈哈撒尔,说回科尔沁。“科尔沁”一词源于鲜卑语,意为带弓箭的侍卫,科尔沁早前便为“怯薜”执事之一。

“怯薜”是从各“千户”、“万户”中精选年轻力壮、武术高强、箭法出众者组成二千人的“科尔沁”,连同“各千户内选拣得宿卫八千人”共同组成一万人的亲军。科尔沁这个军事机构,平时是负责护卫帅帐的卫队,战时为冲锋陷阵的主力。

当年,这支侍卫军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统领,称为“带弓箭的豁尔臣”。在跟随成吉思汗征战中屡立战功。到了15世纪初,“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演变成哈撒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成了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原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一带,大明洪熙年间因为与瓦剌相争被击败,阿岱汗和阿鲁台太师便率领一部分科尔沁人东迁,到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驻牧。从此,这部分科尔沁人就被称为“嫩江科尔沁”,简称“嫩科尔沁”。仍然留驻原地的科尔沁人,则被称为“阿鲁科尔沁”。

达延汗重新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每翼三万户。重新划分领地时,保留了科尔沁兀鲁斯万户,尊称它为“阿巴嘎科尔沁”(叔王科尔沁),使之同六万户并立于蒙古。

当时科尔沁兀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