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不与闻(2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193 字 2023-05-08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话,甲能说而乙不能说,这再正常不过了。就好比你是当爹的,你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自然无可指摘,但倘若别人跑来说你儿子是“犬子”,你不要气得想打断他的腿?

所以,高务实顶着太子太师的帽子说这句话根本没有问题,如果非要说有,那也只能是在他完全失去圣眷之时才能说,因为那种时候就好比严嵩倒台之前——皇帝已经腻歪了,根本不想再看到他。

可是,高务实失去圣眷了吗?皇帝腻歪他了吗?

没有。不仅没有,事实上从皇帝亲自宸断任命他为户部尚书这件事就看得出来,皇帝对他的依赖程度其实反而更高了。

申时行很清楚自己作为心学派当代**的压力来自哪里:年轻的皇帝陛下一门心思要完成二祖列宗未尽的事业,覆灭残元,消除北疆最后一点军事威胁,混一寰宇,处中国而治万邦。

然而要达成这一目的,最重要的事情归根结底其实就两点:军力和财力。

军力不止是兵力,还包括装备、士气、训练、将领、后勤等各个方面。纵观大明,在这些要求上最为符合标准的无非就是宣大、蓟辽这“京畿两翼”,而在这两翼的精华之中,除了一个李成梁所部之外,几乎全是高务实的嫡系或者旁系势力。

再加上高务实本人经过数次大战的胜利,早已战功彪炳、威名赫赫,“大决战”不用他用谁?难道皇上会用我申时行去带兵不成?

甚至可以这样讲:皇帝如果不派高务实去打这一仗,指派谁去都必然会有人不服,甚至那个人自己都未必敢接这道旨意!

文官的“望”可以养出来,但文帅的“望”,那是只能打出来的!

昔谢安说“小儿辈已破敌”的时候好像很镇定,可是当朋友惊喜而去,他自己出门的时候居然在门槛上绊了一下差点摔跤,待站稳之后便仰天长笑,喜极而泣。

说明什么?说明以当时谢安的地位和威望,在没有一场决定性大胜在手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不是那么托底啊!只有当这场大胜稳稳当当拿到手了,才算是真正成了东晋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然而高务实呢?他在大明虽然也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但要说在文臣中的威望,肯定还是比不过当时的谢安。然而,如果只是单说用兵这一块,他却比淝水之战前的谢安更让人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