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借刀(2 / 5)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138 字 2023-05-08

英宗不可,贻书慰谕。其年薨。”

整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这位庆王不喜欢宁夏,想内迁一点到韦州,但一直没有获批。后来被宁夏总兵举报,说他又是占草场,又是阅兵、造兵器、买天文书——意思是有造反嫌疑。

于是庆王为了避开这位总兵,同时也为了自证清白,就上疏自请内迁。这时候已经是英宗朝了,朝廷对藩王的压制已经比成祖时期放松了很多,所以英宗没答应,于是庆王一系就一直留在了宁夏。

初代庆王有没有想过造反,这一点现在已经无关紧要,但是这里有一个线索值得注意,那就是早在初代庆王时期,庆王府就有“占草场”这种行为。

草场本身不值钱,但早期明军的草场是用来养**,庆王占草场肯定不是为了欣赏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其要么养牛羊,要么也就是养马,但不管养什么,由于此人其实并没有造反的举动甚至迹象,所以他占草场都肯定是为了赚钱——换句话说,初代庆王就已经开始经营活动了。

庆王一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八代,目前这一代即将袭封的“庆王”是第九代,庆王府钱滚钱两百年,哪怕一直呆在并不富庶的宁夏,富裕一点也的确不奇怪。

按照大明的传统,藩王的产业那当然是要格外保护妥当的,高务实既然击败了博硕克图,甚至连人都给抓了,那么博硕克图手里的这笔银子当然应该作为“脏银”被追赃,然后原封不动还给庆王府才对。

不过高务实显然不打算按照这个惯例办事——给庆王府干做什么?朝廷开藩禁也没损害王爷们的利益,这笔钱还给庆王也无非继续养猪。与其如此,为什么不拿去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呢?

至于说庆王府将来的生计,那个其实根本不必担心,因为高务实也只能拿走这笔能从博硕克图手中得来的浮财,庆王府的田产房产之类,等到平定哱拜之后肯定还是得还给他,庆王府不可能会饿死人。

不过这笔浮财也不能顺手拿走就完事,有不少可能出现的麻烦最好是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比如将来打完仗,庆王上疏要朝廷把这笔钱还给他,自己就得有个说法,还得让朝廷有个说法才行,不然就很被动了。

最简单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宣称不知道这笔钱,或者不知道这笔钱去了哪里;另一种就是光明正大的表示这笔钱我收缴了,将花在陕西三边的军务上。

第一种办法,如果不出事那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