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提督西北军务(2 / 5)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124 字 2023-05-08

则一般都是给外放大员提品用的。

与此同时,由于都察院职务的特性,高务实挂着右都御史的头衔去了西北,就有监督整个西北官场的特殊属性,这也是一种加权。

总而言之,朱翊钧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充分给权,整个西北大局全交给高务实一人打理的意思。

嗯,这很朱翊钧。原历史上万历帝用人也是这个风格,不管是在边镇还是在中枢,他都很习惯于这一套。

这次对高务实的任命虽然是临时属性,但朱翊钧依然保持了他的习惯,除了明确高务实是以“本兼各职”提督西北军务之外,还赐了尚方剑——真的叫这个名字。[注:《明实录》里的记载就叫尚方剑,但没有宝字。]

随着尚方剑赐下的圣旨里还有专门的说明,原文为“将帅不用命者,军前斩首,毋庸上报”。

换句话说,“西北军务”所属的武将,现在人头都被高务实提在手里了。不过,文官到底地位不同,圣旨里只说了武将,没有提及文臣。

领了圣旨拿了剑,高务实立刻动身,与梁梦龙拜别一番,便带着“随任家丁”上任去了,除了随任家丁之外,还有朱翊钧临时起意写进圣旨中让他带去的四千禁卫军。

禁卫军的编制,六万多人分为五个镇,按照高务实一开始的规划,每镇官兵定额12512人,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每镇设一统制,一副统制,一参谋长。后来因为“统制”的“制”字在大礼议之后不能随便用,因此直接改为“协统”和“副协统”。

每镇有步兵两协,一协官兵四千零三十八人;每协两标,每标官兵一千七百五十六名,(马标官兵略少,为一千一百一十七名);每标又分为三营,每营四连,每连三排,每排三棚……等等。

按理说高务实去西北,应该给他马军,但不知道朱翊钧是忘记了还是另有想法,给的一协步军,一共四千零三十八人。高务实自己估计,皇帝的意思大概是让他用禁卫军充作亲军,以示殊荣。

第一个统帅禁卫军离京执行军务的记录,就这么落在了高务实的头上,不过反过来想想倒也没错,毕竟他是禁卫军的创始者,有资格享受这一记录。

禁卫军派出了四千,随任家丁也只比这个数略少,一共是三千人。因为高务实在京师周边一般只放这么多武装家丁。

三千随任家丁,在很多地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