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东昌堡的现状(2 / 3)

大明元辅 云无风 1095 字 2023-05-08

,以至于特意从宣大方面调来了一个张万邦,把他当钉子一样钉在东昌堡这个关键节点上。

除此之外,东昌堡附近与四年前还有一些变化,则是来自于京华进入辽东之后。

东昌堡这地方,除了是个陆上要害,拥有牛家庄马驿之外,由于其本身位于辽河与太子河的三岔口南岸,所以也是个水路要害。

既然京华在辽东大力经营水上航道,那么在辽河与太子河交汇之处的这一关键节点又怎么可能没有布置?

实际上,京华在此设置了一支水上护卫队,护卫队虽然没有什么大海船,却有三十多艘装备了数量不等二号炮和三号炮的“炮艇”,一共拥有二号炮一百二十门,三号炮四十门。

>

此前曾经介绍过,大明仿制的佛郎机炮大致有四种型号,从小到大分别就是一二三四号炮,二号炮本身是个略大一点的陆战轻型炮。

京华方面由于受到高务实“巨舰大炮主义”的影响,在海船上很少装备这种小炮,但内河船只上装三号炮就已经只有少量大船可以承受,四号炮则基本是痴心妄想,因此反倒大量装备了这种轻型炮。

三号炮本身已经算是这个年代的重炮级别,不过那是在陆战角度来说的,高务实平定安南之战就是以三号炮为主力,尤其是谅山之战时,三号炮在黄芷汀麾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个年代的火炮还有些海陆不分家,所以海船上也大量装备了这种火炮,只不过这炮在陆上算重炮,上了海船就降格成轻炮了。

高务实居然在辽河的内河船队上装备了四十门三号炮,足以见得他对辽东水道的重视。

可以这么说,辽河河道上的任何船只,除了他自家京华的这少量装备着三号炮的大船之外,没有谁能受得住三号炮在有效射程范围内的正面轰击——甭管是谁,都是一发入魂的命。

为啥京华在辽河水道的经营才不过短短两三载,就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很多商人开始放弃陆路改走水道?成本优势、时间优势当然是两个重要方面,但安全优势也是另一个重要方面——这年头的辽东人本来就不是很重视水运,自然相应的水匪也就比较少,纵使偶尔有之,他们也没那个狗胆跟京华这种船上摆“巨炮”的外挂选手竞技啊,这不是朝着人家脸上送么!

既然有武装船队,自然就有水寨。水寨的名字一如既往的低调,居然叫做“三岔河码头”,简直是挂